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杂志订阅
1、银行转账

账号:4505 0160 4843 0000 0548

户名:广西城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南宁云景路支行

2、邮局汇款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邮编530029)规划师杂志社财务收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说明
文章分享  
【系列专版】珠三角城市群地域运输效率测度与规划建议  [2019/01/29]
成本指标的情况下,本文选取路网规模和总最短通行时间来表征地域运输投入成本,以降低指标的区域独立性影响。(2)指标的供需兼顾性。交通供需双方在评价运输效率时所关注的焦点不尽相同。交通需求者主要关注的是运输活动产出的最大化,如最大化提升可达性( 通行时间缩短或通行速度增加 ),而对于投入一侧的考虑比较少。交通供应...
 
【规划广角】基于图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  [2019/01/28]
居其中似座椅,故名“高椅”。村中居民 85%为杨氏,70%以上为侗族,但村民使用的语言为湘语系,少使用侗语。这是由于自元代起,杨氏始祖及其后裔在从江西辗转迁至此地时,保持了汉族的文化观念。高椅村曾先后设有五座学堂,并在住宅大门处题匾“关西门第”“清白传家”,体现对“尊儒重教”礼制文化的重视,因此高椅村呈现出汉...
 
【规划广角】空间因子影响下的广场舞集聚机制研究  [2019/01/28]
显差异,各场地内的活动人群少则10人,多则接近200人。根据调研结果,研究人员将场地按广场舞活动的集聚人群数量划分为3级:50人以上的场地定义为一级活动场地,包括五彩城东区、西区及体育公园,标注为 1、2、3;30~50人的场地定义为二级活动场地,标注为 4、5、6;30 人以下的场地定义为三级活动场地,标注...
 
【规划广角】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改革的话语分析与转型 ——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2019/01/25]
(1) 法定性内容。    监督检查城市总体规划的行动依据是《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确定的强制性内容。总体规划必须严格把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市场开发损害的、以公共利益相关的内容。此外,法定性内容还包括空间、指标、实施主体,以及下级政府必须执行的原则性、战略...
 
【规划管理】跨界地区的空间治理诉求及协调路径  [2019/01/25]
区域风景路,而山东段则按公路标准建设快速路。    边界相邻的城镇,部分自发形成周边商贸、公共服务中心,居民就医就学往来频繁,但设施共建共享的矛盾依然突出。例如,微山湖湖西地区为沛县和微山县西部乡镇交界 ( 图 2),由于微山湖的阻隔,微山县的湖西乡镇难以纳入城市基础设施网络,依托沛县进行...
 
【规划管理】城市开发边界的治理制度探索:基于省—县两级事权主体的设计  [2019/01/24]
政府的成立,并于1993 年从州政府获得了对都市区范围 24个地方政府实施空间治理的权限。    我国空间管治的主体失序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多头管理”带来的横向失序,即城市中多个部门参与边界管理,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三区四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三界四区”等,这些界限不仅概念近似,还...
 
【专题研究3】小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技术体系与策略  [2019/01/23]
也更为稳定。特别是在民族构成和城市居民文化上,不同的小城差异性更为明显,这种差异性造就了其所处城市的空间和精神面貌的不同。此外,不少具有一定历史的小城市在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的影响下,城市空间组织方式主要依靠地方文化与习俗。因此,不同地域小城市的城市空间往往会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二)当前我国小城市总体城...
 
【随想杂谈】“礼辨异,乐统同” —— 中国礼乐伦理精神对乡村建设理论构建的哲学启示  [2019/01/22]
礼乐思想中的这种“以礼治情”“以礼节情”的节制适度的伦理精神规范了个人情感的表达,从个体层面建立和谐的秩序。2.“长幼有差”:群体层面差异化的规则秩序    礼乐伦理精神在倡导个体“克己复礼”情感表达的同时,也主张在社会群体层面构建“长幼有差”的规则秩序。礼乐思想最主要的目的是治国安民,区...
 
【规划广角】社区参与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过程模式与实践  [2019/01/21]
的交流行动,规划师才能了解乡村的发展逻辑、融入乡村社区,影响村民的关注点、愿景、信念和认识;村民才能真正了解规划信息与知识,产生集体主义感、激发社区参与热情。     可见,通过交流行动促进参与的乡村规划是基于“认识—反馈—评估”而不断修正的循环实验过程(图2),“反馈”环节贯穿始终,具...
 
【规划广角】面向乡村社区的渐进式营建规划模式探索  [2019/01/20]
T face=宋体>    因此,乡村规划不应只是描绘未来发展愿景的一次性规划,而应转化为以营建实施为主的持续性、渐进式的行动规划,挖掘村庄内生动力,使村庄能够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至善之路” [6] 。正如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所说“救济乡村是乡村建...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