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设计】苏南水网乡村水域环境韧性规划
规划师杂志社   2019-04-16 15:58:29
 
iv>
(一)整体规划 — 奠定耐久的水域生态韧性结构

    水网结构是苏南水网乡村自然生态的基质和母体,承担着自然与人类的各类生态过程,能为乡村水域系统提供供给和净化等功能。苏南水网乡村水域环境韧性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和水资源禀赋等,分析乡村流域中的水系统空间格局,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基地用地现状分析、水域敏感性分析和水域生态干扰活动分析,进一步进行整体规划。规划内容有:依托包括大规模湖泊、水资源保护区在内的蓝线空间,在有条件地区预留滨水生态空间作为缓冲区;修复基本农田集中区、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维系蓝绿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重构流域生态安全格局。

(二)技术支撑 — 提升水域系统多维抗干扰能力

    韧性理念指导下的生态技术,提倡尊重自然,而不是依赖工程措施不惜代价地改变场地原本平衡的生态环境来进行“生态建设”,其核心是将“灰色”变绿,开启自然过程,让自然恢复自我演替和调节。基于苏南水网乡村的生态脆弱性和特殊性要求,可以通过韧性规划手段,形成水土保持、雨洪调蓄、污染控制和截污净化等以适应性保护技术为核心的生态技术体系,通过吸纳压力和反作用的方式将风险影响融入乡村水域系统中,从而实现乡村水域适应性循环,营建与水共生的健康范式。

(三)动态组织 — 多情境应变水域环境发展危机

    所谓动态组织,指的是在规划的过程中通过系统性的组织安排,预判多种发展情景,增强动态性与时序性,从而形成一个具有韧性和生命力的有机整体(图2)。通过多情境思考,制定相适应的规划策略,增强乡村水域系统对自然灾害及人为干扰等的应对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需加强再规划过程中的自适应反馈,在规划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评估,遇到问题及时提出修正意见。



四  苏州吴江长漾片区水网乡村水域环境韧性规划实践

    吴江长漾片区位于苏州的最南端,是连接江浙沪地区重要的门户区域。吴江长漾片区的水域类型丰富,具有典型的水网乡村景观格局(图3,表1)。





(一)结构韧性 — 构建稳定、开放的水域生态网络

1.强化前期风险评价

    以长漾地区高清遥感影像作为底图(图4),在前期调研过程中通过识别水域关键要素,综合考虑水面连通性、流域整体性和点状集水性,以及外界干扰对水体的影响程度,对该片区进行水环境敏感性评价。



    其中,水高敏感区主要为流域内包括长漾、雪绿漾、金鱼漾、大龙荡及长荡等在内的大面积湖荡和湿地等区域,此类区域的水面连通性较强且面积较大,相应的,承受不利影响的可能性及受内外干扰的容易程度最高,同时由于其本身是自然海绵体,具有极强的吸纳、调蓄能力,对降雨、洪涝及人为活动等外界干扰反应最为敏感;水较高敏感区主要指中部和西南部的鱼塘、水田等农业用地集中区域,这部分区域具有生态缓冲功能,有利于保障过程完整,其连通性相对较弱,对干扰风险的应对能力主要表现在自消纳和轻度的额外调控层面;水中敏感区面积较大,呈片区分散式分布,主要是多种非建设用地的混合用地,对外界干扰并没有显著的回应;水低敏感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和太浦河西端两侧的聚落区域,此类区域主要进行管网调蓄,敏感性最低(图5)。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析该区域的生态干扰类型 (表2)。长漾片区现有水域生态干扰活动类型包括自然灾害、建设活动、工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旅游观光活动等。分析表明,该区域生态干扰分布整体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中部长漾流域周边,以及北部城乡建设区域。其中,建设活动和农业活动干扰区呈散点状分d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