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杂志订阅
1、银行转帐

帐号:4505 0160 4843 0000 0548

帐户名:广西城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南宁云景路支行

2、邮局汇款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邮编530029)规划师杂志社财务收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说明
电子刊物  
【规划广角】城市空间再开发中“反增长联盟”的演进特征研究  [2023/03/28]
摘 要研究以我国城市空间治理逻辑演进为基础,结合典型案例演绎,探索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再开发中“反增长联盟”的组织机制及作用特征。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再开发中“反增长联盟”呈现出与城市治理逻辑相符的演进特征,其演进主要存在三种关系,即“存”与“增”、“上”与“下”、“公”与“私”。与日益壮大的“反增长联盟”...
 
【规划师论坛】大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及规划应对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2023/03/28]
摘 要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极端高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上升,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因此,科学合理评估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对实现“清凉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脆弱性与适应性理论,利用脆弱性分析工具,构建城市高温热浪脆弱性评价体系;以成都市为例,结合多源大数据,定量评价街道尺度的高温热浪脆弱性,分...
 
【规划师论坛】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规划洪涝适应性策略研究  [2023/03/28]
摘 要洪涝风险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推进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需要积极予以回应,及时制定和调整洪涝适应性策略。文章借鉴荷兰、美国等国家的经验,构建横向、纵向与时间3个维度,规划体系、空间管控、分类引导和支撑保障4个板块的洪涝适应性策略传导体系,并重点围绕底线衔接和分区...
 
【规划师论坛】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框架与规划响应研究  [2023/03/28]
摘 要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系统科学理念,解析了韧性及气候韧性的基本概念,揭示了韧性理论演进的历程,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与适应的韧性规划策略,辨析了两种策略的异同点及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基于“双碳”目标,明晰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气候韧性规划响应内容,提...
 
【规划师论坛】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治理的变革性适应研究  [2023/03/28]
摘 要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国国土空间治理亟需大规模、系统性、长期性、创新性的转变,构筑全方位、系统性的安全防线,以把握应对气候变化的主动权。文章基于国际气候变化适应进展前沿,归纳提出气候变化下我国国土空间治理工作面临的思维性、实践性、制度性三大挑战,进而引入“变革...
 
【规划师论坛】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土空间规划应对总体思路研究  [2023/03/28]
摘 要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常态化趋势明显,将适应气候变化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被认为是提升新时期国土空间气候适应能力的重要路径。文章从我国气候变化事实出发,通过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土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的影响,以及我国城镇化与气候变化之间的风险耦合关系,提出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下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三大适应理...
 
【作品鉴析】人本需求理念下的珠海市富山工业园工业社区规划思路探讨  [2023/03/27]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工业区作为城市生产力的重要来源和带动地区发展的强力引擎,近年来正在从重生产、轻生活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宜居宜业的方向转变,不再只是单一的生产区域,开始融入了居住、商业、娱乐等城镇功能。在工业区建设研究中,在社区尺度体现...
 
【系列专版】公园城市背景下城郊乡村地区转型路径研究——以成都新都区香城乡村片区为例  [2023/03/27]
摘 要随着公园城市理念的全面推广和《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批复,成都有待在全国率先推动城乡发展方式、营城路径等的多方位变革,发挥新时代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作用。在此背景下,结合公园城市理念要求,成都不仅需在空间范畴上突出全域全要素,全面探索城市化发展地区与乡村郊野地带等不同空间的公园...
 
【系列专版】成都“河道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法与导控路径探讨  [2023/03/27]
摘 要河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纽带,其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经历了由生产性功能向生活游憩型功能的转变。滨水空间已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文章基于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示范区背景,以“河道一体化”为设计理念,以《成都市公园城市河道一体化规划设计导则》为抓手,探索河道规划设计与导控...
 
【系列专版】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成都市职住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3/03/27]
摘 要传统的职住空间研究往往以单一数据为主,大数据的应用为更精细化、精准化地研究职住平衡带来了全新视角。文章发挥多源数据优势叠加效应,尝试构建一个系统全面分析职住空间分布及其耦合关系的方法框架,以成都市为例,科学、合理地识别其职住空间的分布特征、通勤出行特征,建立职住空间的动态联系,并围绕职住用地比例、住房产...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3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21cn.net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