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杂志订阅
1、银行转账

账号:4505 0160 4843 0000 0548

户名:广西城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南宁云景路支行

2、邮局汇款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邮编530029)规划师杂志社财务收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说明
电子刊物  
【系列专版】广东省县城城镇化质量的区域差异及规划建议  [2025/10/17]
摘 要县城城镇化发展是广东省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广东省县城城镇化质量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等问题。以广东省57个县城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土地、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6个维度构建县城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5—2022年广东省县城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
 
【系列专版】我国城乡融合规划“层级—内容”体系研究  [2025/10/16]
摘 要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破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从规划的视角探讨促进城乡融合的路径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城乡融合规划相关理论的分析,提出“三级八载体、三类八要素”的城乡融合规划体系,并从省、市、县(镇/村)3个尺度层级梳理我国城乡融合...
 
【规划设计】城市中央商务区防疫规划设计框架与实践  [2025/10/14]
摘 要城市中央商务区作为交通、人口、就业与服务的高度集聚区,一旦发生疫情,易成为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同时也是需要率先恢复正常运转的关键区域。在梳理既有研究和相关规范的基础上,构建城市中央商务区防疫规划设计框架,明确城市规划防控传染病的路径、要素和方式。以上海市北外滩核心商务区为例,对该理论框架进行实证,结合防...
 
【规划设计】滨海中心城区渔港码头渔旅融合更新策略——以青岛市徐家麦岛渔港码头为例  [2025/10/13]
摘 要随着滨海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变,中心城区渔港码头面临空间衰败、生产角色蜕变、游憩空间特色不足等困局。引入“渔旅融合”更新理念,梳理典型渔港码头更新案例的蝶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以青岛市徐家麦岛渔港码头为例,分析其转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以及在区域发展中拥有的潜力优势,提出要素更新、水城互动、文化复兴、产业升级、...
 
【规划设计】基于空间功能和特性的生态空间规划框架构建——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  [2025/10/11]
摘 要在剖析生态空间规划理念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空间功能和特性的生态空间规划框架,提出应在多元分析方法支撑下,从原生性、安全性、结构性和多宜性4个方面认知生态空间的特性,进而从底线与结构、功能与管治、工程与建设3个部分来组织规划方案。进一步以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空间规划为实践案例,根据其生态空间特性...
 
【规划设计】“四链”融合视角下的创新园区空间规划策略与实践  [2025/10/10]
摘 要在剖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的内涵与内在逻辑关系基础上,结合光明科学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的规划实践,探讨创新园区“四链”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策略:基于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创新空间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地植入创新辅助平台,推动创新链的完善与发展;加强“创新—产业”协同功能网络建设,通过空间功能...
 
【规划管理】单元详细规划的治理价值释放:“最后一公里”困境、平台化转型与全周期优化  [2025/10/09]
摘 要立足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目标导向,基于当前详细规划面临的“最后一公里”治理困境和地方实践探索透视,以单元详细规划为载体,引入平台型治理理论,系统性提出新时期单元详细规划的平台定位、框架构成、功能解析与应用场域,并按照“统筹与共享”的平台治理核心特征,基于详细规划“一张图”,从单元详细规划编制、管理、...
 
【规划管理】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监测评估预警框架构建与保障机制  [2025/09/29]
摘 要系统梳理“三线”政策的演进历程,总结其在划定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在此基础上,解析“三线”的监测评估预警逻辑关系,构建由“数量—质量—生态”“面积—性质—功能”“规划管控—规模结构—集聚形态—集约利用—存量盘活—用途管制”等维度构成的“三线”实施监测指标体系,提出由“耕地减少—耕地增加—恢复属性地类...
 
【规划广角】广东不可移动文物时空分布特征及协同保护利用策略  [2025/09/28]
摘 要以广东25362处不可移动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分布主要特征,并提出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呈现“一心多点、分级集聚”的总体空间格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潮汕平原地区为文物分布热点区域,不同等级文物空间分布特征相似;广东不可移动文物时空演变经历了集聚粤北山区的发育期(先秦时期),集聚粤西...
 
【规划广角】面向规划应用的蓝绿空间碳汇估算模型构建——以武汉市为例  [2025/09/26]
摘 要蓝绿空间碳汇估算是决策生态保护规划方案、评估生态修复成效等工作的重要基础支撑。实现碳汇估算的广泛应用,对于开展相关低碳规划具有重要价值。在分析当前碳汇估算模型规划应用难点的基础上,从应用场景、管控要点引导、平台支持3个方面出发,构建适用于武汉市的蓝绿空间碳汇估算模型。该模型通过量化平台可即时完成林地、绿...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