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5年第6期 > 规划广角 > 基于创新要素集聚的广州市创新空间识别及优化建议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创新要素集聚的广州市创新空间识别及优化建议

规划师杂志社   2025-08-19 09:27:54
 

[摘 要]以广州市为例,基于产、学、研3个维度,结合8 565条创新要素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Moran's I指数、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分析等空间分析法,探究广州市创新要素的空间集聚特征,识别由创新要素集聚形成的区域创新空间,并分析其分布格局特征与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广州市创新要素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创新空间呈现“三核多节点”的南北纵向发展格局,“三核”即越秀区、天河区、黄埔科学城片区,“多节点”包括花都区国际航空枢纽周围地区、白云区南部片区等;基于创新要素集聚的叠加效应,识别出广州市创新空间发展模式可划分为5类,即融合发展区(I)、产学联动区(II)、学研集聚区(III)、产研互促区(IV)和产业牵引区(V)。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广州市创新空间优化建议:一是汇聚创新要素,优化创新空间体系;二是建设开放型创新空间,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三是创新用地管理供应模式,保障创新要素用地需求;四是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政策体系。

[关键词]创新要素;创新空间;空间格局;创新发展模式;广州市

[文章编号]1006-0022(2025)06-0049-10 [中图分类号]TU984.13、F299.27、K928.5 [文献标志码]B

[引文格式]方远平,彭婷,刘卓峰,等.基于创新要素集聚的广州市创新空间识别及优化建议[J].规划师,2025(6):49-58.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