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第12期 > 随想杂谈 > 规划“贴身陪伴”的方法论探讨 |
随想杂谈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规划“贴身陪伴”的方法论探讨 |
规划师杂志社 2021-11-26 16:18:43 |
|
[ 摘 要] 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讨论,不能只停留在思路、理念、原则和价值观等认知层面,应进一步深入到具体方法和方法论层面。如何通过规划的“贴身陪伴”实现规划“接地气”是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也是当前我国普遍展开的市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面临的共同挑战。文章遵循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基本框架,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厦门分院规划“贴身陪伴”厦门近30 年的实践案例为认知源泉和讨论支撑,采用“认知前提—具体方法系统总结—一般方法论归纳”的思维路线,探讨了规划“贴身陪伴”的若干方法论问题。文章提出规划“贴身陪伴”的本质是服务细分人群的动态需求,核心目标是在“陪伴”中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方法论的构建一般围绕着发展、管理、建设和日常4 个系统展开,期间规划师的角色和规划院的定位也需进行相应调整。 [ 关键词] 规划“贴身陪伴”;实践认知;方法论;厦门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1)12-0085-06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赵群毅.规划“贴身陪伴”的方法论探讨[J].规划师,2021(12):85-90.
即使没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现实背景,关于城乡规划工作内容和方法变革的相关讨论也一直进行着,其既是规划研究聚焦的热点,也是规划实践关注的重点,并在讨论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包括规划需要告别“宏大叙事”,走向“精细服务”;需要改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工作方式,走向“贴身陪伴、长期跟踪”;需要拥抱和利用新技术,更精确地反映和更好地适应城镇化“下半场”由“增量”变“存量”的动态新需求等内容。总之,规划需要“转身”。
规划“转身”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面对更高要求的自我调整和升级过程,规划师不仅需要开动脑筋、加强学习、勇于创新,还需要俯下身子、实事求是、贴身“接地气”。无论规划怎么变,其核心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城市实现更为美好的目标。城市规划中的问题从来不是抽象的,它体现在具体细节中,需要规划师弯下腰去识别与研究,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以解决。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