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22期 > 规划管理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四线” 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提升 |
规划管理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四线” 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提升 |
规划师杂志社 2021-03-29 17:10:02 |
|
[ 摘 要] 文章从国家和地方两个视角着手,总结了城市“四线”管理制度的内容框架和实践成效,认为城市“四线”是落实和监督空间规划强制性内容的重要抓手,在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全域、全要素的管控体系中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将城市“四线”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之外的专类要素管控线来管理,并结合已有实践经验与应用创新,在内涵提升、范围扩展和分级管控等方面进行完善提升,实现“四线”管控手段的纵向落地,并依托“一张图”系统整合多部门、多规划,实现“四线”管控内容的横向协调,逐步建立统一的技术准则与管理制度。 [ 关键词] 城市“四线”;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制度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22-0040-06 [ 中图分类号]TU984.11+9 [ 文献标识码]A [ 引文格式] 张清华,胡亮,赵永革.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四线”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提升[J].规划师,2020(22):40-45.
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定并监督各项保护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其运用的监督管控手段主要有两类,一是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属于“划区”管控的方式;二是统筹划定以“三线”为代表的各类控制线,属于“划线”管控的方式。从国内的实践作用来看,“划区”方式源于20 世纪50 年代的地理区划,作为管控的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类空间性规划,其核心手段在于能够全覆盖、无重叠地规定“允许做什么”;“划线”管控的方式脱胎于20 世纪90 年代的“空间管制”,其核心的手段在于制定“空间准入”规则,既规定“能做什么”,又强调“不做什么”,能够在关键区域弥补“划区”管控的不足,进而实现更为精细化的空间管控。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