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2期 > 系列专版 > 国土空间规划中发展战略规划路径转变:框架、愿景到绩效 —湛江、黄石与北海的对比研究 |
系列专版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国土空间规划中发展战略规划路径转变:框架、愿景到绩效 —湛江、黄石与北海的对比研究 |
陈研新,袁媛,李宝儿 2020-08-25 16:15:23 |
|
[ 摘 要 ]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推进,发展战略正在经历新一轮转型探索。综观全球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多聚焦于欧洲结构型框架模式和共识愿景型的演进,对于战略传导、过程的绩效与反馈研究不足。基于此,文章通过梳理发展战略规划的发展脉络和时代诉求,讨论匹配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要素转变,落实过程控制和实施传导要义;通过总结近期国内城市开展的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经验,提出可考核、可反馈,以及可对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带来影响的绩效型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应对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展现代化治理的前瞻思考。 [ 关键词 ] 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战略规划;绩效;路径传导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20)12-0066-06 [ 中图分类号 ]TU981 [ 文献标识码 ]A [ 引文格式 ] 陈研新,袁媛,李宝儿.国土空间规划中发展战略规划路径转变:框架、愿景到绩效—湛江、黄石与北海的对比研究 [J].规划师,2020(12):66-71.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发展战略规划源于 20 世纪 80年代,萌发于 21 世纪初国内发展战略规划演进后的一种规划范式。历经 20 余载的发展,业内对其概念与内涵提出了各种看法:王蒙徽认为战略规划是在大中城市及其经济区域范围内,探索城市性质、基本职能和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这一时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往往通过构建城市发展框架来实现。在操作中更多表现为一种非法定的“有用”规划而受到地方政府青睐。张京祥认为战略规划本质上是地方政府实现主动治理的政策工具。随着中国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型,发展战略规划作为城市治理工具的公共政策属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进而渐渐转变成谋求长远共识的愿景形态。但由于规划时间跨度大、未来不确定性等原因,往往造成发展战略规划未能实现最终的愿景。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