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系列专版】基于共享理论的城市新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与实践
[2024/04/26]
|
摘 要针对城市新区地下空间暴露出的功能业态单一、空间品质不佳,地下车库出入口过多、机非路权“打架”,以及控规指标难以实施、公私产权割裂等问题,引入共享理论,在分析该理论在地下空间规划中的适应性的基础上,从多元复合空间的品质提升、街坊引领地下的网络构建、综合开发建设的实施统筹等3个方面提出地下空间规划策略,并以... |
 |
|
 |
【系列专版】创新要素短缺型工业区城市更新路径与实践
[2024/04/26]
|
摘 要重点聚焦产业门类传统、没有创新策源、缺少资源扶持的创新要素短缺型工业区,在分析其特点和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从产业引导、设施配套、更新模式等3个方面提出城市更新路径,并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试产业基地为例,提出在产业引导方面,通过打造优势产业链的定制化中试空间激活创新动力;在设施配套方面,通过构建4大类支撑要素... |
 |
|
 |
【规划设计】时域性规划下的天津鞍山道片区存量更新方法探索
[2024/04/26]
|
摘 要历史街区是城市精神的重要空间载体,其往往面临空间局促、传统文化流失等问题,导致城市历史的当代表达模糊不清,城市精神消逝。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原则,结合天津的城市精神,从时间原点、时空通道、时域切片、时域穿梭等4个环节着手探索时域性规划下的历史街区存量更新方法,并将该方法引入天津鞍山道片区更新实践,针对... |
 |
|
 |
【规划设计】海洋生态修复规划转型策略——以浙江省三门县海洋生态修复实践为例
[2024/04/22]
|
摘 要海洋生态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对海洋生态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国内外海洋生态修复规划模式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海洋生态修复规划转型策略,探索构建海洋生态修复规划工作框架,并将该策略引入浙江省三门县的海洋生态... |
 |
|
 |
【规划设计】双圈层结构下的城市体育设施精准配置与规划思路——以长沙市为例
[2024/04/18]
|
摘 要顺应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以促进体育设施与体育服务精准配置、推送,提升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性为宗旨,在长沙市构建“15分钟生活圈+15分钟运动圈”的双圈层体育设施专项规划结构体系,促进人—地—设施协调统一,从创新设施配置单元、优化服务评估方式、匹配多元健身诉求、实现动态跟踪配置等方面建立起更加精准、集成和智... |
 |
|
 |
【规划设计】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协同规划的理论逻辑与实践
[2024/04/18]
|
摘 要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具有独特价值,在推进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面向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亟待建立新的规划响应机制。引入协同规划理念,全面梳理都市圈农业生态空间的多维特征,明确其协同规划的理论逻辑,包括发展与安全相统筹的价值逻辑,空间与功能共融合的组织逻辑和同编共谋共同实施... |
 |
|
 |
【规划管理】存量土地储备的集体精明选择路径与策略——以广州临港经济区为例
[2024/04/16]
|
摘 要新发展语境下,存量用地的更新储备已经摒弃了以往增长导向下追求短期效益的土地机会主义运动,转变为追求可持续运作的多元集体行动,如何通过刚性政策和弹性规则相互耦合,开展面向集体行动的制度设计,适时引入超越传统技术逻辑局限的公共选择理论,指导并促进储备主体的协作,成为城市更新良性探索的关键。从公共选择理论视角... |
 |
|
 |
【规划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土地储备的逻辑转变及路径构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
[2024/04/15]
|
摘 要首先,分析土地储备的基本内涵、运作模式和空间效应,总结“基于指标找空间”的储备模式导致的空间失衡“4个单一”现象,揭示土地储备空间失衡的外在行政原因和内在趋利原因;其次,围绕空间目标、空间规模、空间布局、空间要素和空间政策,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土地储备空间逻辑转变的基础上,构建以资源评估为支撑,以空间... |
 |
|
 |
【规划管理】实施监测视角下的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指标评析
[2024/04/15]
|
摘 要指标体系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监测、评估等各环节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各环节分别构建的指标体系之间缺乏前后连贯的逻辑关系。基于实施监测的视角解析规划指标选取的标准,对比分析市级国土空间规划指标体系和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前者的强制性规划内容与约束性指标并非完全对应,同时忽略了对部门任务... |
 |
|
 |
【规划广角】农业型乡村聚落不同转型模式的差异化空间重构
[2024/04/08]
|
摘 要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城乡统筹下农业多元价值的彰显、三产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农业型乡村发展也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农业提档升级角度出发,将农业型乡村聚落的转型模式划分为生态农业型、园区农业型及休闲农业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6个典型乡村聚落案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