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规划广角】农业型乡村聚落不同转型模式的差异化空间重构
规划师杂志社   2024-04-08 16:16:27
 

摘 要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城乡统筹下农业多元价值的彰显、三产深度融合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点,我国农业型乡村发展也迎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从农业提档升级角度出发,将农业型乡村聚落的转型模式划分为生态农业型、园区农业型及休闲农业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6个典型乡村聚落案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重构指标确定及用地时空变化分析,归纳出不同转型模式的空间特征差异及重构路径,并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3种差异化的空间重构优化方法。

[关键词]乡村聚落;农业升级;转型模式;差异化空间特征;重构路径

[文章编号]1006-0022(2023)12-0067-10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李沛锡,李和平,付鹏,等.农业型乡村聚落不同转型模式的差异化空间重构[J].规划师,2023(12):67-76.

图片


1 研究背景


农业是乡村发展的核心。由于人地矛盾造成农业资源紧缺,且我国农业经济模式仍以小农经济为主,近年来党中央不断颁布和完善助力农业发展的政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三五”规划均聚焦于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此外,2004—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相继提出耕地质量提升、种业创新等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

农业的发展势必带来乡村聚落的转型。为了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不能一味套用发达国家的资本密集型发展模式及外延式的刘易斯模式,应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基于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分析农业地区在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的转型动力及其耦合作用,从而研判农业型乡村聚落的发展模式。此外,也有学者顺应多学科融合趋势,通过引入平均最邻近指数、空间韵律测度等模型定量分析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化规律,或是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提炼出乡村的空间优化策略,包括不同区位的居民点布局、“三生”空间组合、生活网络节点建构等。

总的来说,当前对于农业型乡村聚落的转型模式研究侧重于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导向,而从乡村发展的核心——农业升级这一角度出发进行模式划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此外,现有研究更多从市、县等中观尺度选取典型乡村样本进行对比,归纳出研究区域内乡村的多种空间模式,尚缺乏对镇、村尺度的进一步分析。对于聚落特征规律的描述主要通过指标数据增减与用地图斑变化来体现,并未有效建立与转型模式、后续重构路径的逻辑关系。并且,聚落空间优化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宏观功能分区和乡村建设用地的增减,对微观功能和用地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从农业升级视角出发,探究乡村聚落的转型模式,并选取全国26个典型案例,通过相关指标数据定量识别转型模式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定性研判不同转型模式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路径,并提出差异化优化方法。


2 农业型乡村聚落的转型模式


2.1 转型模式

在城乡资源一体化、要素交换共融的背景下,农业型乡村聚落转型动力主要有三:一是农业技术升级。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2008年的1 810.9万kW增加到2018年的100 371.7万kW。通过现代工业强化农业基础支撑,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引入机械化、自动化的农用设备,整治破碎的耕地,从而提升农事活动的效率,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二是城市市场牵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一县一业”强县富民工程,与城市联系紧密的乡村未来将成为大城市优先选择的“拉动点”,并形成“产业转移”。2017年全国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比例已达到承包土地的35.9%,表明了分散的农民个体经营已经较大规模地转化为集体经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经济价值得以叠加,可提高区域辐射能力,拉近农业生产链与城市销售端的距离。乡村聚落形成以城市消费群体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出售绿色农产品的商品市场、涉及新技术与新能源研发以及在工作之余获得农事体验的非商品市场等。三是农业产业融合。“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58个,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农业发展已经从纵向一体化结构,向三产关联、基础产业与新型经营主体相互倚重的网状结构发展,形成“1+1+1>3”的新型农业业态。这也说明应进一步聚焦农业的功能延伸、应用场景拓展,通过加强利益联结,将资金、技术、知识、人才等资源进行跨产业集约化配置。

转型动力扭转了重城轻乡的发展导向,促进了生产要素由非农业向农业回流,从而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农业技术升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免受耕作半径制约,能够整合形成产居空间弹性化的农业综合社区。城市市场牵引展现了现代化农业的多节点关联、多主体互惠特性,促使农业社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核心。三产融合使农业型乡村聚落分化出与科教文卫相结合的多元农业业态,经营范围延伸,最终形成3种转型模式:①生态农业型,即处于欠发达山区的乡村受到的市场驱动相对较弱,形成以农业生产为核心并兼顾农业子产业的链接型融合,以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节能降碳、营造和谐人居环境为发展理念;②园区农业型,即向主城区供给各类农产品的乡村聚落,应致力于农业与现代工业的渗透融合,在抗灾稳产、集群发展的标准化农业基础上,培育精深加工、科研示范、物流仓储等业态;③休闲农业型,即以外来游客和周边城市居民的农旅休闲市场需求为导向,使农业与第三产业交叉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供以农事生产为基础、农业景观为载体的观光、娱乐体验。见图1。

图1 农业型乡村聚落转型机制示意图


2.2 典型案例选取

本文从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镇、农业农村部“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特色村庄、宜居村庄示范、《中国名村志》等名单中选取26个数据充分、农业具有发展潜力的典型乡村聚落,根据其农业技术优化方向、优势市场、主导农业类型,并结合乡村聚落自身资源禀赋,评判出每个乡村聚落的转型模式(表1)。


表1 农业型乡村聚落典型案例一览


3 不同转型模式的农业型乡村聚落特征识别与重构路径


3.1 乡村聚落特征识别方法

从经济与空间层面出发,通过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转型模式的乡村聚落特征与发展进行分析(图2)。在定量方面,通过确定重构指标、计算重构指数来识别不同转型模式的乡村聚落在空间层面的差异;在定性方面,分别从3种转型模式中各挑选重构指数较高且空间重构明显的3个案例,通过对比分析历史演变特征得到不同转型模式的重构路径,为差异化优化方法的提出提供依据。

图2 研究方法及研究要素示意图


3.2 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定量识别

3.2.1 重构指标确定

参考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的《全国农业现代发展水平评价报告(2016年)》、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DB22/T 3064—2019)、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20—2022年)(试行)》,并结合屠爽爽、吴建军等对乡村聚落重构过程和特征的相关研究,选取农业经济、聚落结构、居民点、服务设施作为重构维度,构建重构指标体系(表2),并通过yaahp软件(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分析软件)获取各项重构指标的权重。


表2 农业型乡村聚落重构指标体系

3.2.2 重构指标特征分析

通过聚落空间重构指数SSRI来定量描述乡村聚落的综合发展情况,计算公式如下:


通过BIGEMAP平台土地解译和查阅村志、学术论文、规划文本、网络报道来获取案例的重构指标数据。之后,横向比较26个乡村聚落案例的相关数据,得出各个重构指标的取值区间,并进行评级划分,从而获取各项指标的标准值,通过加权求和得出各案例的重构指数。重构指数越趋近于1,说明该乡村聚落处于越高的重构阶段。总体而言,从重构指数区间、重构指数最大值来看,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的重构程度普遍较低,而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的重构程度相对较高。

比较3种转型模式乡村聚落的重构指标数据及平均水平(表3),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农业经济方面,以2019年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 020.7元为标准,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仅有个别案例达标,而大部分的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与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案例超过该水平,其中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案例的平均水平最高。这主要是因为第三产业类别庞杂,对城市消费者和就业者的吸纳能力更强。二是在聚落结构方面,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的林地比重普遍较高,但规模经营耕地、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农业设施用地占比较低,土地利用方式还较为粗放,农业机械化水平尚需提高;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的耕地规模化程度、高标准农田比重最高,现代化农业设施也已具备一定体量;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的现代化农业设施用地占比最为突出,布局紧凑,规模经营耕地、高标准农田比重较大,但林地资源相对稀缺。3种转型模式乡村聚落的农村宅基地比重相差不大。三是在居民点方面,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的居民点个数分别为5~28、2~15及1~9。3种模式案例的人均宅基地面积普遍超过了各地标准,其中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超标的情况最为严重,一户多宅、建房占用耕地的现象普遍。总体而言,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分布最为零散,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则最为集聚。这是由于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一般顺应山川、道路、地形布局,聚落形态的原生性和自发性较强,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较大。四是在服务设施方面,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的社会经济水平较低,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且为了联系分散的居民点,道路密而不畅,级别较低;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的公共服务水平仅次于休闲农业型,道路交通体系较完善;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的公共资源投入相对充足,但聚居点以外、景观性较好处需拓宽或新建道路。


表3 不同转型模式乡村聚落的重构指标平均水平一览

综上,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的重构程度相对较低,林地占比较高,但农业现代化水平、居民点集聚程度及服务能力明显低于另外两种模式的乡村聚落;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的重构程度相对较高、耕地质量较好,农业生产规模化、交通便捷,但仍需优化居民点布局;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的重构程度总体最高,农业经济发达,农业配套、公共服务等设施较为齐全,居住空间集中。


3.3 不同转型模式的乡村聚落重构路径

根据上述结论,从每种转型模式中分别选取重构指数较高、重构特征相对明显的3个乡村聚落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其重构路径。

3.3.1 生态农业型:绿色发展、加强联系

以张阳村、响洪甸村、马头溪村为例,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主要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农业优化:一是完善农业设备,丰富农业产业链,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观赏一体化;二是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广立体复合种养模式,保障绿色农产品持续供给能力,并加强农田内循环、种养循环;三是实现生态景观美学价值的最大化,加强配套支撑,建设健身步道等康体设施(图3)。在空间特征方面,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多为松散开放型(图4)。居民点、现代化农业设施分布较为零散,耕地成团、成带分布,但仍存在破碎化现象,具有较大规模的生态景观用地。部分居民点与服务设施、生态景观相距过远,未形成集聚的功能中心。道路呈树枝状发散,联通性不强。现状生活提质型服务设施类型单一,主要为广场、游园,农业型设施包括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设施、种植基地、采摘园等。在空间重构时,该类型聚落致力于新建生态友好的观景型农业基地,因此家庭农场、农产品加工厂等产品产出类的现代化农业设施增多,但仍未形成规模,农业特色未凸显。同时,以提升生态人居环境为导向,将靠近生态景观、相对集聚的居民点逐步精简,为服务设施腾挪空间,但其余居民点规模未明显减少。服务设施的重构表现为新增道路周边的活动观景类设施,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景区周边尚未形成系统的配套设施,道路格局变化不明显。

图3 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产业优化方法示意图

图4 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典型案例在不同时期的空间特征示意图

综上,该模式的产业优化路径为农业设施标准化和特色化、复合利用农业土地资源、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拓展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在空间优化时,农业、居住空间布局应从独立单元式优化为线型并联式。为突出聚落生态优势,以大型生态景观、农田为中心,优化交通干道的通行能力,适当增设支线,将分散的农业生产设施及居民点进行串接。在生态景观周边重点升级服务设施功能,增设兼具农产品供给和游玩功能的农业基地。

3.3.2 园区农业型:技术创新、精简结构

以余村、北双村、金龙村为例,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主要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农业优化:一是加强高新农业设施建设,引入5G物联网技术,构建“乡村大脑”智慧农业平台,从而整合共享“三农”数据,促进线上线下双线并行,优化农业经营;二是厚植优势,扶植农业大户,确定主导产业;三是优化生产—产出端,引进温室大棚等智能化生产设备,建设优势突出、集成精深加工设施的农业基地(图5)。在空间特征方面,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多为星座散布型(图6)。居民点呈分散组团式分布,在规模上差异较大、主次有别,现代化农业设施用地与耕地分布集中。规模较大的居民点周边往往集聚多元化农业型设施,如农业科技公司、农业公园、专业合作社、休闲农业基地、各类果蔬采摘园等,并兼有生活提质型设施,如文化宣传馆(“两山”合作博览馆)、综合实践基地、学校、活动中心等。不同居民点周边的各类设施相互协调,使农业生产高效化、有序化。在空间重构时,由于互联网电商、5G基站等高新设施的引入,对聚落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表现为主要居民点与农田周边新增大量具有农技研发、生产加工、合作增收和农产品展览销售功能的现代化农业设施。主要居民点规模得到提升,而次要居民点被拆并或进行功能置换,产居布局逐步由无序分散变为有序极核式分布。服务设施的重构表现为文化传播类设施明显增多。同时,居民点内、农业设施周边的道路密度有所提升。

图5 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产业优化方法示意图

图6 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典型案例在不同时期的空间特征示意图

综上,该模式的产业优化路径为科技引领、顶层设计、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集成整合农业资源。在空间优化时,应以优势突出、精简结构为目标,规整农村宅基地,引导空间有序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向主要居民点集聚,同时加强与各类设施间的交通、功能联系。农业资源(耕地、农业设施)富集处在配置生产基地、农业园等生产设施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用于研发和文化输出的服务设施,集务农生活、科创宣传等功能于一体。

3.3.3 休闲农业型:服务延展、功能混合

以袁家村、小辛码头村、小岗村为例,归纳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主要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农业优化:一是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加强示范带动作用,打造知名农业IP以及与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农旅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二是壮大集体经济,盘活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合作、交叉持股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使不同经营主体共进退同发展;三是焕新产业,系统布局、错位发展各类产业设施,实现农业做优、文旅做旺(图7)。在空间特征方面,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多为集核团块型(图8)。居民点集中分布于交通干道相交处,形态较规整,现代化农业设施与旅游配套设施嵌入其中,结合紧密。周边耕地规模化,结构大疏大密。农业、服务功能基本覆盖整个村域,现代化农业设施和服务设施集聚成片,类型丰富:现代化农业设施包括农旅体验园、创意农业示范园、健康农业园、生态农庄、农技培训站、农贸市场等,服务设施包括文化馆、VR体验馆、游客服务中心、活动广场等。在空间重构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使聚落内的旅游配套用地显著增多,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聚落的结构重构。通过设立旅游公司、建立经济合作组织等方式整合资源,使聚落内原本已初具规模的农业设施提档升级,集生产、观光与农事体验功能于一体。居民点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可形成配套设施完善的农业社区(如小岗村)。主要居民点周边新增各类贴合旅游主题的生活提质型服务设施,并结合市场打造特色农业设施,如农业研究所、农业合作社、“大包干”网络体验中心。道路与农旅产业设施耦合布局,呈网状发展。

图7 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产业优化方法示意图

图8 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典型案例在不同时期的空间特征示意图

综上,该模式的产业优化路径为培育区域资源优势、探索农旅产业的“爆点”、加强多方利益联结、协同高效运营各类产业设施。在空间优化时,注重功能混合、服务网络化,以农旅设施为功能核心,周边配置混合功能节点,引入新兴要素。未来应盘整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居民点进行内部更新并控制规模,将其改造为新型社区;因地制宜建设功能复合、满足新型消费需求的农业设施和提质型服务设施,实现农业生产向文旅服务的转化。


4 基于不同转型模式的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方法


上文已从聚落结构、居民点、服务设施层面对不同转型模式的农业型乡村聚落的空间特征和重构路径进行了识别,并分别提出了不同转型模式的初步优化思路。基于此,下文将进一步对3种转型模式的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方法予以阐述。


4.1 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方法

在聚落结构方面,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不同于另外两类聚落呈现的“不同功能的空间包含混合”的特征,致力于打造健康人居环境,营造低密度、开放式的乡村景观,通过公共服务设施及交通轴线串联生态景观与居民点(图9)。生态景观周边可建设绿色农业种植园、康养健身公园和以生产为主、加工为辅的农业设施,并建立良好的视线通廊,共同形成生态赏玩游憩区。主要居民点旁设置小型农业景观园如蔬果采摘园、花木景艺园、生态养殖园等,并保留周边农田、林地等大型斑块的原有肌理,形成乡土风貌展示区。农田周边建设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量多级利用、节水低碳等为目标的环保试验基地,并配置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农业设施如种养循环生产基地,形成高效农业生产区。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的居民点缺乏规划引导,呈现“多而散”的特征,需缩减居民点的总体规模。同时,为了延续山、水、林、田、村相融共生的空间格局,应保留靠近生态资源、人居环境较好、建设较规范的居民点,将空置或是过于偏僻的居民点,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进行复垦复绿。在服务设施布局方面,应遵循“填充补全+再开发”的思路。生态赏玩游憩区内主要设置活动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纪念品商店等设施;乡土风貌展示区主要配置居民生活必需的设施;高效农业生产区可配置产品供销社、职工集散点等。在道路布局方面,应依山就势,强化景观效果,因此多采用依附地形的自由式布局。

图9 生态农业型乡村聚落结构优化模式图


4.2 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方法

就聚落结构而言,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应加强主次产业衔接,呈现“多核点轴”式发展(图10)。稳定发展粮食基础产业,确立、做优特色农业。打造高新扩散园区,以集中布局、毗邻耕地的居民点为功能辐射中心,周边建设研发机构、智慧农业公司、素质拓展基地等,推进农业技术不断更迭,形成经济增长极。园区内可配置产出效益化及规范农业运营的农业设施,如农业精深加工基地、智能化养殖鱼塘、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等。在连片耕地处增设农贸市场、仓储物流设施及农业生产设施,形成衍生产业园区,衔接高新扩散园区的产业链,加强电商平台建设,完善直销配送模式。园区之间在保证职能有序分工的同时加强要素的交换。为打响农产品品牌,可在交通便捷处新建展示最新农业成果的场地。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的居民点半散半聚且在规模上差异较大,因此需限制居民点的数量及规模。在空间重构时,主要居民点与现代化农业设施的规模协同扩张,而次要居民点通过流转,转化为园区配套用地,提升园区服务效能。居民点总体集聚度提升,建设用地增加,人口和经济的承载力提升。在服务设施布局方面,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主要围绕不同层级的园区配置功能互补的设施。高新扩散园区是产品、文化、技术对外输出的重点区,因此布局宣传馆、图书馆、技术培训站、学校等科普、教育类设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衍生产业园区直接服务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消费场所,主要布设各类农特产品线下体验店、广场等。在道路布局方面,应打造便捷、可达、疏密有致的一站式交通体系。

图10  园区农业型乡村聚落结构优化模式图


4.3 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优化方法

在聚落结构方面,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内的产业空间应集约布局、互搭互配(图11),从而实现聚落范围内利益的最大化。发掘聚落内的优势农旅资源,在周边建设开发和经营农业旅游项目的公司、企业,并主要配套两类现代化农业设施:应用前沿技术,不断丰富农业文化表现形式的设施,如VR农艺馆、创意农业研发中心;还原农耕生活场景、加强游客交互体验的设施,如农具展览馆、粮蔬果种植示范园、稻虾垂钓园,从而形成具有丰富业态和地方特色的农旅融合核心区。以核心区内部的优质耕地为基底,通过立体化种植,建成观光型田野公园。同时,可在核心区服务范围内设置多个具有游憩、康养、户外健身等功能的观光节点,增加体验的深度与广度。居民点内新建商服设施,形成复合产居社区。休闲农业型乡村居民点集聚度较高,因此先要进行内部形态优化和功能升级。对于靠近农旅资源的居民点,保留其整体格局,保护民俗风貌,盘活内部低效存量用地,提高居住密度;其余居民点应逐步改建为观赏、娱乐、度假类的建筑设施或活动场地。在服务设施布局方面,为加强不同经营主体协作,在农旅融合核心区配置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因地制宜地配置具有餐饮、商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俗体验、节事庆演等功能的设施;复合产居社区和观光节点旁可布局活动广场、村民培训设施等。在道路系统方面,应体现观赏性、引导性和标志性,“游线成网、一曲一改观”。通过打造主题流线,链接农旅景观与周边各观光节点。

图11 休闲农业型乡村聚落结构优化模式图


5 结束语


当前农业发展仍然是我国现代化的短板,对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的优化,主要依托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建设和资金推动,开展乡村撤并和中心镇村建设。这种优化方式忽视了乡村聚落的业缘关系和自身发展规律,使乡村聚落空间的重构呈现跃迁式变化,农业经济特色未能充分彰显。因此,本文基于城乡共融的趋势,提出了农业型乡村聚落空间的3种转型模式。这3种模式重在发挥农业的先导性、可持续性、多功能性和比较优势,并促进社会经济要素的回流,实质上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相辅相成”。通过明确重构指标,发现不同模式在农业经济、聚落结构、居民点、服务设施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重构路径不可一概而论。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模式的资源禀赋,取长补短,得出契合重构规律的空间优化方法。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2009—2019年的《中国农业图鉴》。

②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

③各指标均采用2019年数据,其中部分案例“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的2019年数据缺失,仅有过去有限时间点的数据,故本文以这些案例最接近2019年的某年数据为基数,以其所在区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作为依据对其2019年的数据进行估测。另外,自2013年起,国家统计局更改统计口径,将“农民人均纯收入”调整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④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