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刊物 > 文章分享 >

杂志订阅
1、银行转账

账号:4505 0160 4843 0000 0548

户名:广西城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南宁云景路支行

2、邮局汇款
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邮编530029)规划师杂志社财务收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稿说明
文章分享  
【规划管理】面向全域空间治理的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构建  [2025/04/30]
摘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详细规划编管体系是提升规划治理效力的关键。基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实践,采用“历程回顾—问题剖析—逻辑重构—体系构建”的研究路径,全面梳理云南省详细规划的发展演进历程,精确诊断编管体系面临的难题,深入剖析全域空间治理视角下云南省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管体系转型逻辑,进而提出以统一底图底数...
 
【规划广角】美国主街策略:多元主体参与下传统街区更新模式及启示  [2025/04/29]
摘 要梳理美国主街策略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焕新”转型策略行动下多元主体参与的传统街区更新模式,包括综合稳定且富有弹性的战略框架、与利益主体相契合的组织架构、以全过程参与为保障的实施路径,剖析主街策略实施中社区共识的驱动作用,由此提出构建协作式的更新运营框架、建立精细化的更新治理机制、搭建保障性的更新实...
 
【规划广角】乡村生活圈空间优化与差异化设施配置研究 ——以广州为例  [2025/04/28]
摘 要面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局面,传统 “按标”配置公共服务设施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乡村地区的生活生产需求。在梳理乡村地区设施配置的现实困境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引入生活圈理论,构建乡村生活圈和设施配置优化逻辑框架,提出乡村生活圈空间优化和差异化设施配置方法。以广州为例,从供需适配的角度...
 
【规划广角】历史街区遗产价值当量多模态测度与保护更新应用  [2025/04/27]
摘 要针对既有历史街区价值评测研究评测方法主观、解析模态单一的问题,基于价值当量和价值模态测度思路,提出历史街区遗产价值当量多模态测度及其统筹保护与精明更新的方法。该方法系统设定了历史街区中建筑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与历史档案的价值当量标准;构造出基于等级当量和价值权重乘积计算的遗产个...
 
【规划师论坛】存量发展背景下规划专业促进知识迁移的教学革新策略  [2025/04/25]
摘 要介绍知识迁移的理论观点,总结存量发展背景下规划专业的知识缺口与更新要求,围绕教学矛盾分析通过教学革新促进知识迁移的必要性。针对在教学实践中应避免的误区,提出有必要采取筑牢知识框架、重视能力培养、营造真实情境等策略,实施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元认知能力、完善教学机制等关键举措,以构建存量发展背景下规划专业促进...
 
【规划师论坛】面向空间规划人才培养需求的总体规划教学改革实践  [2025/04/24]
摘 要针对跨学科视野、新发展理念、空间问题导向、专业协同、创新思维等空间规划人才特质,以天津大学城乡规划本科专业教学为例,对教学目标及课程、教学内容及形式、教学方法与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首先是“延展”,升维教学目标并优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学习、设计训练、实习实践“三轨并行”,对主干课开展实践型、多线程、模...
 
【规划师论坛】健康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构建  [2025/04/23]
摘 要介绍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模型、健康城市实证研究与技术工具,以及既有健康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探索。以此为基础,构建健康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涵盖健康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总述、国土空间健康影响理论、健康导向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与设计内容、国土空间健康规划技术及国土空间健康管理5个知识单元。总结该知识体系...
 
【规划师论坛】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改革  [2025/04/22]
摘 要分析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知识需求,构建面向空间治理全链条的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同时,梳理近5年来相关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历程与进展,指出当前人才培养中仍存在以下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与空间治理其他环节的融合和协同知识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共识有待进一步深化,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对专业...
 
【规划师论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学发展动态与体系架构  [2025/04/21]
摘 要以发表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学术期刊为样本,借助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学的演进、热点等进行分析。结合学科发展阶段特征,从价值观、方法论、本体论3个维度出发,构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学的体系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规划学未来学科发展的建议。[关键词]国土...
 
【规划师论坛】中国城乡规划学科转型面临的挑战与跨学科重构  [2025/04/18]
摘 要回顾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指出其跨学科属性源于建筑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融合。随着中国城乡现代化的推进,规划学科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多学科交叉带来的规划“失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拓展导致的产学研“失联”、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引发的规划“失能”。在此基础上,对城乡规划学科的未来形...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