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3年第6期 > 随想杂谈 >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CBD的空间生产解读——以台北市信义计划区为例 |
随想杂谈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CBD的空间生产解读——以台北市信义计划区为例 |
张天新 施 璇 2013-06-28 17:47:44 |
|
[摘要] 中心商务区(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概念最早由城市社会学的美国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Burgess于1923年提出,其定义是包括有大型百货公司和零售商店、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设施的城市最核心部分[1]。从世界各国城市的发展看,CBD最常被当作城市对全球化的回应,其开发也越来越倾向于以炫耀式的设计和大规模的开发重塑都市景观为主[2]。台湾的信义计划区正是如此:各类大型金融建筑、购物商场与主题娱乐设施的聚集构成了代表消费主义文化的城市形态,反映了后工业化商业社会的特质[3]。在规划手法上,都市设计管制对于信义计划区的空间形态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在各阶段随情势发展不断更新的管理细则调节着整个区域形态发展的进程[4]。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6]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