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第11期 > 规划师论坛 > “双循环”新格局下西部内陆地区参与经济循环的模式转型与规划应对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双循环”新格局下西部内陆地区参与经济循环的模式转型与规划应对

规划师杂志社   2021-11-24 16:40:32
 

[ 摘 要] 经济循环的方向对于区域经济布局具有巨大影响,在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下,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率先崛起,西部内陆地区则长期处于产业体系的边缘。“双循环”新格局的提出,代表着经济形态要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逐步转向以内需型经济为主,西部内陆地区在国内经济循环中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文章分析了“双循环”新格局下经济循环方式的改变与西部内陆地区面临的机遇,认为西部内陆地区要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关键在于在国内大循环中通过畅通要素循环流动,与东部沿海地区形成更好的互动,从而深度参与国内国际产业分工。在此基础上,文章从产业互动、枢纽培育、通道建设和科技合作4 个方面探讨西部内陆地区深度融入“双循环”新格局的规划应对策略,并以宁夏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西部内陆地区的宏观政策制定及地方规划实践有所启示。

[ 关键词]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循环;宁夏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1)11-0021-07 

[ 中图分类号]TU981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张雪原,周君.“双循环”新格局下西部内陆地区参与经济循环的模式转型与规划应对[J].规划师,2021(11):21-27.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应对国际国内最新形势变化提出的重大决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依赖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发展国内经济,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率先崛起,西部内陆地区则长期处于经济循环的边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格局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经济循环方式面临重大调整,这将有助于西部内陆地区规避外向型经济较弱、内外联动性不足等传统劣势,摆脱过去仅凭借资源能源参与区域产业分工的路径依赖。因此,正确把握“双循环”的时代机遇对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内陆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