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第11期 > 规划设计 > 厦门城市眺望系统规划的途径与方法 |
规划设计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厦门城市眺望系统规划的途径与方法 |
规划师杂志社 2021-11-24 16:07:41 |
|
[ 摘 要] 城市眺望系统规划作为一种以城市整体尺度景观形态与视点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规划设计类型,为城市眺望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规划基础,使城市眺望系统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文章以《厦门市眺望系统规划》为例,详细阐述了城市眺望系统规划的途径与方法—确定景观眺望的系统结构、确立形态量化的解析途径、建构规划设计的导控框架和融入开发控制的管理程序,明确了城市眺望系统规划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和成果形式,以期解决城市眺望景观的系统组织和整体优化难题。 [ 关键词] 城市眺望系统规划;景观形态;城市形象;眺望景观;整体优化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1)11-0036-07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兰文龙,段进,齐卓旭,等.厦门城市眺望系统规划的途径与方法[J].规划师,2021(11):36-42.
发端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不仅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与重建,还包括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因为新元素的不断涌入,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历史上曾作为城市标志性景观的山脉、河流、湖泊及亭台楼阁湮没在平地而起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城市个性特征消退,如何营造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景观成为规划面临的严峻挑战。
以往的研究虽然关注到由建设失控导致的景观问题,但是多集中在城市中微观层面的规划应对研究,对“超越建筑及城市设计尺度范围”的眺望景观一直缺乏系统组织和整体优化手段,导致出现“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的景观结构性问题。城市眺望系统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其作为一种以城市整体尺度景观形态与视点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规划设计类型,为满足宏观尺度景观结构控制和微观尺度景观个体体验的双重需要,聚焦眺望场所、视线通廊和眺望景观3类要素,通过确定景观眺望的系统结构、确立形态量化的解析途径、建构规划设计的导控框架和融入开发控制的管理程序的途径与方法,为城市眺望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规划基础,使城市眺望系统成为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