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20期 > 规划广角 > 上海市15 分钟生活圈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及可达性研究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上海市15 分钟生活圈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及可达性研究 |
规划师杂志社 2021-03-22 16:06:49 |
|
[ 摘 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足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上海市15分钟生活圈规划背景下,文章基于GIS技术、核密度和缓冲区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对上海市27466个居住区和13种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研究,客观评价其空间布局及可达性特征,针对所存在的设施缺口、区域分布不均等问题提出全面提升设施覆盖率、加强城市交通网络建设、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建设策略、因时制宜提高建设标准等优化建议,为下一步进行规划整合及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 关键词]15 分钟生活圈;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区;可达性;上海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20-0011-09 [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马文军,李亮,顾娟,等.上海市15 分钟生活圈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及可达性研究[J].规划师,2020(20):11-19.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城镇人口从1978 年的1.725 亿人增加到2019 年的8.484亿人,城镇化率从1978 年的17.92% 提高到2019 年的60.60%。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一问题在大城市中尤为突出。
近年来,多地相继出台了“15分钟生活圈”建设方针,目的是为居住区①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和活动空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和《上海市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中提到“构建多元融合的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目标是到2035 年上海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 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9% 左右。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空间布局及可达性水平直接关系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