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8期 > 规划广角 > 哈尔滨多中心空间结构识别与特征研究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哈尔滨多中心空间结构识别与特征研究 |
规划师杂志社 2021-01-07 17:05:35 |
|
[ 摘 要] 近年来,多中心已成为特大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思路,掌握空间结构的多中心状态已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现实需求。文章以社区尺度多中心空间结构识别为基础,采用交叉分析方法,将多中心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点”“线”“面”与其空间、经济、社会功能系统相结合,构建由“点”维度集聚特征,“线”维度关联特征,“面”维度互馈特征组成的分析体系,并以哈尔滨为例,量化分析了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并对城市空间结构处于不均衡的多中心阶段进行分析研判,同时以均衡、有序的网络化多中心城市为目标,提出规划策略,为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哈尔滨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8-0005-07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郭嵘,崔禹.哈尔滨多中心空间结构识别与特征研究[J].规划师,2020(18):5-1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大城市发展重心逐步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调整”,控制和引导“多中心”式的宏观城市空间结构成为空间规划的主要思路。在规划实践中,掌握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画像”已成为规划工作开展的现实需求。但当前国内关于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研究多面向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分析聚焦于空间形态的定性描述,研究的多样性、系统性仍需加强。深化对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的系统识别,丰富对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判,加强对中外多中心发展共性与个性的辨析,是国内未来研究的重点拓展与完善方向。近年来,哈尔滨作为东北北部的特大城市,城市用地与人口增长潜力巨大,在产业升级、城镇化和新区建设的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日益复杂。故本文以哈尔滨为例,系统分析典型老工业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既丰富多中心研究的城市类型,也为城市规划提供基础性依据。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