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8期 > 规划广角 > 基于土地利用实施转移的陕南河谷城市空间布局研究——以山阳县城区为例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基于土地利用实施转移的陕南河谷城市空间布局研究——以山阳县城区为例 |
规划师杂志社 2021-01-07 17:03:34 |
|
[ 摘 要] 认知城乡建设用地的时空分布和形成机理对制定城市土地管理政策与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陕南地区典型河谷型城市山阳县城区为研究对象,在获取不同时期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图谱与地类转移矩阵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山阳县城区的地域特性、现实问题与发展需求,分析近年来土地利用的演变趋势与现状问题、城市总体规划的引导意志与实施效果,以及现状实况发展对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合理性的反馈,结果表明,无序蔓延的扩张模式、配比失衡的服务结构与低效组织的生态体系是山阳县城区近年来土地利用实施转移中所呈现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轴向控制绿色发展,带形空间紧凑构型”“产业组团融城布局,生活组团均等服务” “外围山水纳绿入城,内部绿地适地配置”的应对之策,以期为陕南地区同类河谷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实施转移;空间布局;陕南河谷城市;山阳县城区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8-0012-10 [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吴左宾,李虹.基于土地利用实施转移的陕南河谷城市空间布局研究—以山阳县城区为例[J].规划师, 2020(18):12-21.
城市空间扩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机制由此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关键内容。在建成区空间扩张与用地功能更新交替上演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快速变化的外部发展环境所带来的规划实施困境及城市内部自发的非理性扩张,进行土地利用状态的有效监测、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的梳理研究、土地转移过程的机制剖析成为现实需求。其题中之义在于考察实施绩效在多大程度上与规划目标相符,同时根据现实发展差距,剖析各要素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影响并作用于城市土地利用,并将阶段性实施成果置于新的发展环境背景,研究如何调适规划措施与手段,更新规划策略和实施方案。但就现实而言,现有的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往往仅是关注规划用地实施规模比例与经济目标实现程度,而忽视了规划实施的动态过程,不但难以反映实施绩效,而且无法回答实施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失去了对下一步规划实施调校和修编调整的参考作用。
陕南地区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川流而过,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不仅使区域内城镇在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等方面呈现出独有的特色,城市主体发育也受到河谷地形较为强烈的约束,且大多沿流域河谷发展,形成典型的河谷城市形态,其土地利用发展受到自然地理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双重制约和支配。如何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布局,提升空间利用效率、破除土地资源紧缺困境,彰显山水格局特色、优化人居环境品质成为陕南河谷城市未来土地发展的首要任务。综合上述现实背景,本文将陕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城市山阳县城区为实证对象,力图通过厘清建成区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与演变特征,把握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规律与驱动机制,明晰总体规划的实施效能与应用瓶颈,针对性地提出陕南河谷城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策略与发展实施路径,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