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7期 > 规划师论坛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思路: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建设探讨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思路: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建设探讨

规划师杂志社   2021-01-05 16:20:53
 

[ 摘 要] 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影响了区域国土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需兼顾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改革

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也遇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文章结合广东绿道网建设中既关注生态网络的连接功能,又注重其社会服务功能的成功实践,回顾了广东生态修复从单一要

素治理向追寻社会—生态多目标综合治理的演化历程,重点分析了现阶段以万里碧道建设为抓手推进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

岸边带社会系统功能的提升,并通过治水、治产、治城的联动优化国土空间功能的新举措,旨在提出以流域为单元、以水系

为抓手,促进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的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优化方式,为新时代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社会—生态系统耦合;绿道;万里碧道;广东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7-0026-09 

[ 中图分类号]TU981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马向明,魏冀明,胡秀媚,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新思路:广东万里碧道规划建设探讨[J].规划师,2020(17):26-34.


国土空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载体,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对资源的无序开发等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生态修复应运而生。2002年,国际生态修复学会将生态修复定义为协助已遭受退化、损伤或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了“三北防护林”等以防治沙漠化和沙尘暴为目的的生态工程;20世纪末,为应对水土流失开展了“退耕还林”等修复工作。2018年组建自然资源部后,生态修复工作从单要素、工程化治理转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全要素系统治理。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原国土资源部以基本农田整理为主的土地综合整治,转变为对全域国土空间、全要素自然资源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及综合治理的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从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5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国土“整”治转变成为对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开展“治理”“保护”的国土“整治”,强调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全方位、全过程保护、整治及修复国土空间要素,这是生态修复的步骤,也是系统治理的应有之义。生态修复工作也成为落实保护要求、建设美丽国土和提升国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从世界范围看,生态修复同样经历了从19世纪的目标单一、以人工干预为主的修复到20世纪后期面向不同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侧重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功能的转变。21 世纪国际生态修复的核心理念进一步从“自然生态系统”转向“社会—生态复合系统”的视角。我国要达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生态修复目标,也需运用生态学理论、整体性思维,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提升多重服务价值。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和人口第一大省,面临诸多环境问题,其中水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广东近期提出了以水系为抓手、治水与治岸联动的生态修复新举措—万里碧道规划建设,旨在通过治水、治产和治城的联动,促进流域社会—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从而优化国土空间功能。


回顾广东生态修复的历程,其早期的生态修复工作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安全为目的,后来在城市化地区开展了兼顾生态和社会服务功能的绿道网建设工程,而万里碧道建设的提出,表明广东国土生态修复已走过了由早期的单一要素治理到以完善生态和社会双功能为目标,再到追寻社会—生态系统的互动耦合的演变路径,同时也表明广东生态修复从要素治理走向以水系综合整治为抓手的流域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功能优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回顾广东生态修复的历史进程,重点分析、研究广东流域生态修复和国土空间功能优化的新举措—万里碧道,阐述其规划建设背景与目标、实现路径和统筹实施机制。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