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7期 > 域外规划 > 中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

域外规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中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
规划师杂志社 2021-01-04 16:35:15 |
|
[ 摘 要]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地下空间利用存在地方自治、系统性不强与管理落后的问题。文章从土地制度、规划目标、规划结构与规划内容等方面对中日地下空间规划体系进行对比研究,提出完善中国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体系的建议。研究发现,中国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在规划原则和选址上起作用,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承上启下的链接,是政府引导和控制土地利用最直接而有力的工具;中国地下空间规划制度重视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宏观调控,“由城市集聚导向的日本地下利用制度”在法律法规制定、协调机制与精细化设计等方面对中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需要建立促进城市立体化发展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健全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机制。 [ 关键词] 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体制;土地制度;立体集约化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7-0090-09 [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 文献标识码]A [ 引文格式] 袁红,何媛,李迅,等.中日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规划师,2020(17):90-98.
到2020 年,中国完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的城市不低于50%,将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与中国“地下空间规划”对应,日本称之为“地下利用规划”,由于土地制度的不同,虽然均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划,但是在体系和体制上具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中国与日本城市发展情况及地下空间开发目的相似,将中日地下空间规划体系进行对比对中国地下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检索日本CINII 数据库、中国CNKI 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发现,进行世界地下空间规划研究的主要为中国学者,以童林旭、李迅、陈志龙、祝文君、石晓冬、束昱、顾新、彭芳乐和彭瑶玲等教授为代表。由于城市化发展阶段不同,中国( 城市化率为58.5% )主要针对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规模预测、详细规划与规划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总体规划、规划管理、规划指标及评价占8.54%。日本( 城市化率为80% ) 的研究重点是站点区域的地下街设计,其中没有规划指标和规模预测方面的研究,而精细化设计及环境与安全方面的研究达到22%。另外,CINII 数据库搜索结果没有出现“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或“Underground Planning”,与其较为接近的是“Underground City Planning”。基于土地私有的制度,日本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重点在地下通道规划及地下街规划,同时也关注立体地下城规划及将公共与私人土地结合的地下空间开发形式。
针对中国地下空间发展迅速但是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地下空间系统性发展不足的现状,本文从规划目标、规划内容、规划结构、土地制度、地下空间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多层面对比研究中日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并提出中国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建议,具有现实意义②。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