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6期 > 规划管理 > 深圳创新型产业空间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规划管理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深圳创新型产业空间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2-30 16:28:10
 

[ 摘 要] 空间是创新型产业发展的基础载体与关键要素,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创新型产业空间治理转型是协调多元利益主体和多维政策目标,实现创新城市建设的基础。文章从治理角度剖析了我国首个创新型城市—深圳的创新型产业空间的发展与转型,其治理经历了以政府为主导到调动市场积极性,再到建立多元主体协作共治的模式转变。深圳实践表明,政府在创新型产业空间治理中应发挥整体统筹与引导作用,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特征,采取灵活的治理方式,在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的同时也要防止寻租。对于创新型产业空间,应建立起以服务型政府为基础的多元主体空间治理模式,即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体制、可持续的供给路径,促进创新型产业空间善治。

[ 关键词] 创新型产业空间;治理;转型;深圳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6-0045-08 

[ 中图分类号]TU981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侯衡,王凡,沈晖,等.深圳创新型产业空间治理的转型与创新[J].规划师,2020(16):45-52.


20世纪中叶以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引发了全球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也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级化,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与互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空间开发及智能制造等成为各国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5月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深圳、上海、杭州和南京等地也已出台系列政策,从多个方面扶持与引导创新

型产业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创新型产业空间“善治”,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以及政府公共政策选择的取向。


治理起源于对政府中心论和新公共管理运动过于市场化的批判,强调将政府、市场和社会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研究与审视。对于空间而言,其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载体和生产要素,其发展与演变还是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治理主体相互作用博弈下的实体响应。从治理视角来看,空间治理是对空间资源的使用和收益进行分配与协调的政治过程,是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围绕空间这一治理对象的使用、收益及分配的系统协调过程。基于治理视角对创新型产业空间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是对以创新型产业空间为核心的治理模式的主体、目标、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提炼相关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协商关系及作用机制,是对创新发展背景下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所带来的利益格局调整的系统剖析,能够为创新型产业空间的有效规划、建设与监管提供重要支撑,助推科学决策与创新型产业优化发展。


深圳历经四十年的飞速发展,在创新型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2018年,深圳经济总量超过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龙头。其中,IT产值达2.41万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1.44万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总量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培育了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及研祥等一批高科技产业领军企业。作为我国首个开展创新型产业空间实践的重要城市,深圳的探索和经验对于我国其他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但目前对于深圳创新型产业空间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在空间规划和空间方案建构等方面,鲜有从治理视角出发探索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从治理视角对深圳创新型产业空间的发展进行梳理与剖析,揭示政府、市场、社会等不同利益主体的互动与博弈关系,以期为空间优化和创新型产业发展等研究提供实证素材,同时为我国其他城市的创新型产业空间善治提供有效借鉴。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