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5期 > 规划设计 > “以流定形”:城市公共绿地设计方法探析
规划设计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以流定形”:城市公共绿地设计方法探析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1-17 09:57:25
 
[ 摘 要] 文章以绿地组织的空间设计方法为研究对象,从演进视角鉴别城市公共绿地发展的目标及共识,即追求空间可达性、场地功能性及感知互动性;在此基础上依托外延空间与内需功能两者结合的空间建构逻辑,提出“以流定形”的设计范式,详细阐释了引流、分级、划区、定形、竖向、塑景的公共绿地设计步骤,并以实例图示该方法的应用过程,希望能为中小尺度公共绿地空间设计提供方法借鉴。

[ 关键词]“以流定形”;公共绿地;空间共识;设计方法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5-0038-05 [ 中图分类号]TU985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严婷婷,吕圣东.“以流定形”:城市公共绿地设计方法探析[J].规划师,2020(15):38-42,54.

城市空间、景观空间和建筑空间有着各自的规律和生成逻辑,而对合宜、得体空间的塑造在各个专业领域都有着殊途同归的追求。深化空间设计方法也因此成为风景园林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点之一。空间设计方法往往又与设计者的思维相互关联,因个人思维方式不同而产生差异,所以空间组织与设计在方法上达成共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空间组织是否存在方法可依循,成为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中国城市公共绿地以城市公园为代表,其建设与发展从内向收费模式走向开放免费模式,扭转了公共产品供需失衡的关系。但是绿地空间组织逻辑却依然延续了内向收费模式的空间需求特点,设计思维呈现出更多的主观性与偶然性,甚至存在自我模式化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当下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交通组织存在一些特殊问题:①内向收费模式下,在公园出入口为了避让交通,往往导致入口无法与人流来向衔接;②受制于管理上的经济性( 即越少的出入口,管理成本越低),入口的数量往往无法与公园规模相匹配;③公园的流线组织追求自成一体的内向环路模式,未能发挥公园园路作为城市步行系统组成部分的疏解、链接作用。可见,城市公共绿地设计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内向主观思维,走向开放客观思维,新时代的城市绿地空间应该满足新的城市发展需求。

公共绿地的空间组织架构既依托设计者的主观意图,也受制于场地的现状条件,更应该遵循使用者的习惯与需求。主观意图、现状条件、使用者的习惯与需求这三者最终的落脚点离不开空间组织,遵循现状条件的以使用者的习惯与需求为导向的空间布局是设计的基础。在中国城市公共绿地使用人群愈发广泛、人数愈发增加及需求愈发多元的趋势下,在塑造空间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其作为绿地本身的整体性,更应该考虑其与城市之间的系统性。因此,本文从城市步行系统、空间开放诉求、在地人群需要和历史文化延续等多元需求,以及融入城市、编织网络及完善自我的内生逻辑出发,将“以流定形”的设计方法作为公共绿地空间组织的方法,以期为中小尺度公共绿地空间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