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5期 > 规划广角 >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40年: 回眸、反思与展望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40年: 回眸、反思与展望 |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1-04 15:48:10 |
|
[ 摘 要] 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是执政者用于指导三维空间建设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存量发展时期面临着复杂的发展态势。文章通过对我国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编制程序、管控内容与管理体系3个方面总结导则的理论研究观点,并将现阶段导则实践成果的特点划分为“指标推演的工具、形态导控的方案”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针对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脱节的问题,通过对导则法定化形式、管控对象特征和运作机制3类制约因素的特征进行分析,从激活导则的“多面体”管理属性、提升导则管控体系的应变能力、增强导则运作主体的“含金量”3个方面对导则的发展提出展望。 [ 关键词] 城市设计导则;管控内容;管控体系;运作机制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5-0055-06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A [ 引文格式] 边泓溱,陈楠.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40 年:回眸、反思与展望[J].规划师,2020(15):55-60.
在我国以往的实践过程中,城市设计导则通常按照管控的规模和空间层次,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个层面协调法定规划的建设要求。其中,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作为转译宏观层面的城市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指导微观层面项目建设的典型内容,在导则体系中一直占据主体的地位,也是目前我国大量实践的项目类型。然而,尽管我国学者在导则的编制内容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从近年来的实施效果看,部分地区的导则仍然出现导控作用失效、编制形式混乱等问题,使得导则的价值和作用饱受质疑。因此,通过对我国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和实践成果特征进行梳理,对导则所存在的核心问题进行反思和提炼,并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案例经验及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时代需求,为我国未来的导则编制工作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