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5期 > 规划广角 > 基于网络图景的重庆主城空间意象研究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网络图景的重庆主城空间意象研究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1-04 15:40:57
 
[ 摘 要] 媒介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认知意象与建成环境的关系。文章以重庆主城及各区在网络搜索引擎中的图景为研究对象,通过尺度分析、内容变量的类型学分析及内容变量的频次分析,探究其空间意象特征与区域差异,从而对城市意象的研究范围及研究范式进行扩展与补充。研究发现:网络图景的意象尺度特征与区域的经济状况、空间特色及发展等级有明显的相关性;重庆主城中的部分行政区在网络图景中的空间意象缺乏特色;重庆主城及其各区在网络图景中的山水意象表达不足;互联网已经成为研究城市意象的重要媒介,可以快速地辨识地方意象的特征与不足。未来规划领域应重视媒介技术的宣传与沟通作用,有助于在动态的城市发展过程中达成多方共识。
[ 关键词] 互联网;媒介技术;图景;空间意象;重庆主城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5-0061-05 [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 文献标识码]A
[ 引文格式] 杨迪,高银宝,赵潇欣.基于网络图景的重庆主城空间意象研究[J].规划师,2020(15):61-65.

20 世纪中期,西方地理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领域开始关注人类认知意象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凯文·林奇通过意象地图与访谈等方法研究人们对物质空间的认知意象。

进入21 世纪,媒介技术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公众对城市空间的认知渠道已不再完全局限于物质空间。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各种建成环境信息可以通过虚拟网络快速传播,形成“时空压缩”,极大扩展了人类的空间认知范围;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虚拟空间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地方空间意象的重要媒介( 比如旅行前人们会去网站上搜索热门景点意象与攻略),人们体验城市的方式也从漫游式体验逐渐转向互联网推荐的“点对点”式体验,互联网等新型媒介成为影响城市意象的重要工具。

与此同时,各种媒介所建构的城市图景很大程度上表征了公众对城市意象的集体选择,是表征地方集体认知意象的重要材料。Lukasz Stanek 以波兰不同时期的媒体内容为材料,研究了波兰城市Nowa Huta 的空间生产过程。Fitipcevic 通过电影中的图景分析美国都市的城市发展与郊区化过程。国内也有学者开始通过媒介研究城市意象,如刘敬通过电影媒介研究多个城市空间意象,冯静通过诗词歌赋研究历史过程中杭州的空间意象。

本文以网络图景为实证分析素材,一方面对重庆主城总体空间意象进行研究,另一方面研究主城内部各区空间意象的特征与差异。通过总体特征、内部次级空间单元的特征与差异较为完整地反映网络图景中重庆主城的空间意象,从而对城市意象的研究范围及研究范式进行扩展与补充,为城市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多视角材料。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