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4期 > 专题研究 > 柳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维探索 |

专题研究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柳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维探索 |
规划师杂志社 2020-10-19 10:54:31 |
|
[ 摘 要]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初步确立,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各级规划的编制基础,已成为地方规划实践的先遣程序。文章提出契合新时代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表示—绘制—交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新思维,以柳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实践为例,从数据层、视图层和控制层三级逐层落实边界划定全生命周期的新思维范式。在数据表示方面,集成智慧大地信息与城乡空间数据,基于双评价基准资料评判汇总三类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为边界的绘制框定底线;在边界绘制方面,立足地方实情,采用正向需求“六步法”智能平衡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强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边界划定的弹性与留白;在管制交互方面,立足群体感知与众智协同,增强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性与协作性,实现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边界管控。
[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开发边界;底线思维;弹性思维;柳州市 [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4-0048-08 [ 中图分类号]TU981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宁琦,覃盟琳,崔益友,等.柳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维探索[J].规划师,2020(14):48-55.
城镇开发边界是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涉及城市、建制镇以及各类开发区等。21世纪初,城镇开发边界作为一项管理城市增长的政策工具被引入我国。2006年,住建部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首次提出了“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的概念,将划定增长边界主要应用于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抑制上。这一做法在之后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得到全面肯定,但不成熟的划定方法与运作机制使得边界的落地和管理受到很大的阻碍,14个先行试点城市也未能统一一套共识度高的划定范式。直至2015年,“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被广泛提出后,由“用途”定“方法”的开发边界划定思维才被重视。开发边界被确定为引导调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确定城市建设约束性指标的最可靠工具,并开始从单纯抑制城市外延式扩展转变为内涵式提升。在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发边界初步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一同被划入国土与生态系统保护的三大控制线体系中。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出台,标志着我国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国土空间规划进入了智慧新时代,更强调大数据的应用与规划的智能管理,城镇开发边界有了新一轮调配人口与资源、防止城市无序扩张或过度紧缩的时代使命,表征出一系列数据国土资源规划时代的智慧、智能及众智感知新思维特征。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成为可感知、强治理、自组织的国土空间规划基础型工作,其划定方法与技术也更为强调智能化、高匹配与动态性,对边界内外资源的把控与边界落地的人机互动行为提出了相当严格的要求。
柳州市是全国唯一的全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同时开展的试点城市。2019年6月柳州市印发了《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在广西率先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并提出了规划的主要目标。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指导下的柳州市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力图通过精准的边界落地匹配与规划管控来解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和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以此为背景,如何科学与智慧地划定柳州市城市开发边界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