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13期 > 规划广角 > 双城经济圈内的重庆主城区与周边各区流空间特征研究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双城经济圈内的重庆主城区与周边各区流空间特征研究

王芳,刘清全,易峥   2020-10-09 15:40:09
 
[摘 要]中央提出要强化重庆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与成都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此背景下,文章以人流、资金流、客流和货流等为数据来源,重点研究重庆主城区及与其紧密联系的周边各区的流空间特征。研究发现,在要素流动空间中,以主城区为核心的单中心要素流动和聚集态势依然突出,但江津、合川、永川及涪陵等节点功能明显,并涌现出一些具有节点功能的特色小城镇;节点的区域中心性、辐射能力与空间分布、发展规模密切相关,但与交通可达性的关联性不强。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如何提升主城区中心性、培育“中心—节点”功能体系、培育特色节点小城镇进行讨论并提出规划建议。

[关键词] 经济圈;重庆主城区;流空间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13-0066-06 [ 中图分类号]TU984.189 [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 王芳,刘清全,易峥.双城经济圈内的重庆主城区与周边各区流空间特征研究[J].规划师,2020(13):66-71.

2020 年1 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通过强化重庆和成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质量发展。2020 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全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重要节点城市专业化服务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都市区。当前,重庆都市区内部已经初步呈现要素流动紧密、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格局,但与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随着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客流和货流等数据的可获得性增强及大数据分析手段的应用,以“流动”视角来研究区域空间联系和区域空间结构成为一种新的方法,当前涌现出大量针对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的相关研究。本文以重庆主城区及与其具有紧密联系的各区所构成的区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流空间方法对其空间流动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其优化空间结构、推动要素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