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年第10期 > 规划管理 >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系统管控 |

规划管理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系统管控 |
汤西子,邢忠 2020-08-19 15:37:51 |
|
[ 摘 要 ]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城乡区域用地及资源管理的整体性,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公众福祉供给。城市边缘区强化城乡联系,保障生态系统维持及服务供给所必需的物质、能量流动,助推空间资源高效管理。受地域及区域特征叠加影响,城市边缘区内存在大量规模小且分布散的农林用地,虽复合服务潜能较高,但由于传统城乡二元规划体例及多部门管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造成资源蚕食及生态恶化,并反作用于城乡环境。文章在分析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点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边缘区用地分布特征、城乡服务诉求,提出从空间结构强化、单元功能复合及用地管控落地三方面着手,进行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系统性保护,并对接国土空间规划管理。 [ 关键词 ]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系统保护;复合利用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20)10-0050-08 [ 中图分类号 ]TU984 [ 文献标识码 ]A [ 引文格式 ] 汤西子,邢忠.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系统管控 [J].规划师,2020(10):50-57.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集中建设区域外围,承载必要物质、能量流动,以及与之存在密切功能、空间联系的区域,能够持续提供生态屏障、淡水净化、生境保护、农副产品生产等环境服务及产品,关系城乡公众福祉及国土战略安全。然而,作为城乡生态系统的重要链接及过渡区域,城市边缘区受二者“外部性”作用明显,多存在用地权属复杂、布局混乱和功能异化等问题,影响城市边缘区内部与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及区域环境产品供给,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的要点及难点。农林用地是城市边缘区的主要用地构成,经过对多城市规划区用地的分 析研究发现,其占比高达 50% ~ 80%,承载生态系统多种服务生产及传递功能,但由于受地域及区域属性的叠加作用,普遍用地规模较小且布局分散,难以划入法定保护区,易遭蚕食与破坏,并反作用于城乡环境。本文聚焦城市边缘区内未受保护或管控的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即城市规划区内部,除建设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线及既有生态保护红线以外,与城区联系密切,规模较小但具有生态环境调节、生活品质提升及必要物资供给等服务潜力,却因未划入保护区而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农林用地。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文章结合国内外空间管控要点剖析,以整合山、水、林、田、湖等环境要素,强化城、乡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为目标,探讨城乡全域用地及空间资源整体管控的策略与方法。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