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年第10期 > 规划教育 > 规划师角色分异视阈下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策略 |

规划教育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规划师角色分异视阈下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策略 |
于洋,谭新,赵博 2020-08-14 15:00:32 |
|
[ 摘 要 ] 我国规划师角色正逐渐产生分异,服务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多元价值观开始显现。在促进规划师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方面,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组织等需共同构建上下协同、相互合作的培养体系。其中,高校起着基础作用,但目前在规划价值观的专门培养上偏弱。文章分析了我国规划师角色分异的背景、特征及多元价值观,以及中英美规划师角色演化历程、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等,发现我国规划师角色总体演化趋势与英美相似。在扬弃英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探索了适应我国的规划师价值观培养方式,提出了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策略,以期为我国规划师价值观培养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关键词 ] 职业价值观;规划教育;比较研究
[ 文章编号 ]1006-0022(2020)10-0090-08 [ 中图分类号 ]TU981 [ 文献标识码 ]A [ 引文格式 ] 于洋,谭新,赵博.规划师角色分异视阈下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策略 [J].规划师,2020(10):90-97.
我国城乡规划行业的发展正逐步转向以公共政策和资源配置管控为导向,规划行政管理体制与空间规划体系也在进行变革与重构。对城乡规划师①而言,服务对象、工作性质及工作范畴等也正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其社会角色逐渐产生分异。而社会角色对规划师秉持的价值观存在直接影响 [1],多元价值观开始显现。规划界认为维护社会公正、保障公众利益及增进社会福利等是规划师应秉持的价值观 [2-4]。然而,当前规划行业中关于公正的价值观并未达成共识,调查显示仅约 70%的规划师认为“社会公正”不应妥协,分歧者不再是极少数派 [5]。因此,规划师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规划行业急需破解的难题。
高等教育是规划师价值观培养的基石,但通过对从业规划师和规划专业在校学生受价值观教育状况的调查②发现,我国当前规划价值观教育总体较薄弱 ( 图 1) ③。从学习阶段看,在校期间的价值观培养主要集中于研究生阶段 (图 2)④,本科阶段存在不足。而本科毕业生仍是目前规划行业的主力军,此阶段加强价值观教育应是规划行业急需重视的问题。
国外学者对规划师价值观教育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重要性和培养途径等方面。例如,Marcuse[6]、Howe[1]等人提出规划师价值观的差异是由不同角色定位等因素造成的,并建议以价值观理论及实践教育来改善价值观认知;Sandercock[7]、Upton[8] 和 Campbell[9]强调规划教育的目标不是简单的技术方法灌输,而是培养判断和分析价值观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矛盾中给予引导; Kaufman[10] 认为可通过情景联想来培养价值观问题的识别能力,并强调应辩证看待不同的价值观标准。这些研究不仅促进了规划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还发挥了教育推动行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国内学者在规划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关于价值观教育的研究较少。21世纪初,张京祥 [11]、许传忠 [12] 和何子张 [13] 等人提出规划师价值观培养需要有效的方法,建议将其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地位。其后,随着规划教育快速发展,石楠 [14] 等人再次强调了规划师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周庆华 [15] 等人也基于规划机构的实践经验,提出规划教育应以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为基准。这些研究为我国规划价值观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但事业的推进和提升需要整个行业协同努力,急需引起高校、生产单位、政府机构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广泛重视。
因此,在当前我国规划师角色发生分异的时期,研究其分异过程及特征,并针对规划专业价值观教育和研究薄弱的现状,在扬弃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的规划价值观教育策略,对我国规划师价值观培养体系的完善和发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