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7期 > 系列专版 > 广义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思与应用
系列专版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广义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思与应用

李启军   2020-06-04 10:27:02
 

[摘 要]在效率导向的快速城镇化阶段,规划传导中传统公共空间被“逐层缩减”,规划布局中的公共服务设施成为“配套角色”,人的社会交往需求在空间的规划供给方面体现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基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人的社交需求升级,文章从人性化尺度视角初步探索了基于广义公共空间理念的一种新的城市规划范式。广义公共空间强调公共空间从传统的纯物质视角向人性尺度能感知的广义功能视角转变,认为单元式的弹性空间组织模式是未来城市开发建设和有机更新的可行路径。文章基于深圳坝光地区的规划实践,初步验证和展示了广义公共空间理念的实际规划效果。
[关键词]广义公共空间;空间组织模式;人性尺度;发展单元;规划范式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07-0069-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李启军.广义视角下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思与应用[J].规划师,2020(7):69-74.

Public Space Provision from a Generalized Viewpoint/Li Qijun
[Abstract] In efficiency-oriented fast urbanization period, traditional public space becomes complementary and its provision becomes insufficient as it shrinks in planning transmission. With respect to the problem, the paper studies the new urban planning paradigm from the viewpoint of human consideration and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Generalized public space highlights the transition of public space from physical viewpoint to human perception, and flexible spatial unit is a feasible path towards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and organic regeneration. The planning effect of broad sense public space is verified in the case of Baguang area planning practice, Shenzhen.
[Key words]   Generalized public space, Spatial organization model, Human scale, Development unit, Panning paradigm

美好生活需要与城市空间供给矛盾间的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处于“美好生活需要呼唤公共空间供给侧改革”的新时代。从城市发展史看,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所处文明阶段的价值观,并通过城市空间营造反映所处文明的制度、文化与技术。生态文明时代,城市面向人的需求,城市服务于人,创新活力、公共服务与宜居环境成为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多样性、包容性、个性化是这一时期城市的显著特征,也使城市成为社会交流和创新集聚、文化交融的场所。这一时期随着生活方式和社会的改变,人们对公共空间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1],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供给成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但是,高速增长阶段城市生活空间不断遭受挤压,城市公共空间陷入失落困境,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2]。虽然中国在增加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方面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城市公共空间的质量还是普遍不太理想[3]。
生态文明时代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已经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这种动力源于高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供给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孙施文通过上海经验的分析,认为公共空间是影响城市中心区活力的重要因素[4]。徐宁等人通过香港经验的分析,发现居住环境舒适、自然环境优美和人文底蕴丰厚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净化心灵、促进交往,公共空间匮乏的城市越来越难以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邹德慈认为现代化城市应该创造多样化、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使公共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6]。可见,学术界从城市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高度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积极的研究,但是在城市公共空间质量普遍不高的背景下,如何响应“美好生活需要呼唤公共空间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要求,仍是有待探索的研究领域。基于此种背景,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生长逻辑下的公共空间的全新供给逻辑。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