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0第6期 > 专题讨论 >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社区建设策略—基于“社区”概念的辨析 |

专题讨论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社区建设策略—基于“社区”概念的辨析 |
栾晓帆,刘一鸣,李志刚 2020-05-08 16:00:58 |
|
[摘 要]2020年春节前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影响了国内外千万人的健康乃至生命,还凸显出城市特别是社区尺度在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文章以建构韧性社区为目标,通过对“社区”概念内涵以及相应的社会实践特点的辨析,试图对当前城市韧性不足的成因进行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设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社区;城市韧性 [文章编号]1006-0022(2020)06-0116-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栾晓帆,刘一鸣,李志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社区建设策略—基于“社区”概念的辨析[J].规划师,2020(6):116-120.
Resilien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Response to Public Emergenc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Luan Xiaofan, Liu Yiming, Li Zhigang [Abstract] The CVOID-19 has been the most widespread and difficult infection since 1949, and it has affected millions of people globally. Weakness of cities and communities have emerged in the crisis. With resilient community as the development vis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and relevant social practice, explains the deficiency of urban resilience, and puts forward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ublic emergency, Community, Urban resilience
0引言
2020年春节前后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强力介入,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配合及支援,我国疫情控制逐步到位,形势正在好转。但同时规划师也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针对此次处理重大公共事件中暴露的问题教训进行反思,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此次疫情及相关处置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特征,华南海鲜市场、武汉封城、医院布点、医疗设施配置、方舱医院和小区封闭,无不发生在空间之中,涉及规划、地理,以及城市空间信息和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值得城市建设者、管理者和研究者进行深入思考。除了日常的规划与管理手段外,如何利用城市的韧性减少疫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尽快恢复日常生活指数,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社区”作为抗疫过程中的关键空间尺度和社会管理抓手,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一些社会矛盾和治理的短板也不容忽视。因此,理解和建构韧性社区对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至关重要。
1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城市是高度复合的系统集成。为了追求繁荣、效率和便捷,城市规模不断增加,子系统日益多元,组织方式也日趋复杂,然而现实却让大家认识到,城市常态下的优点和危机状态下的缺点转化往往只发生在短暂瞬间。现代复杂城市系统的风险具有两大特点,首先是风险来源的高度不确定性,涉及时间、地点和形式等多个方面;其次是风险容易迅速发展为公共事件,主要表现为社会管理体系的超负荷运转与城市功能及职能在组织、协调和管理方面的“真空”。2020年大规模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也在相当程度上验证了这一特点。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