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23期 > 规划广角 > 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探讨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探讨

孔江伟,曾坚,高梦溪   2020-01-12 16:35:09
 
[ 摘 要]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及其监督实施机制的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而用地分类标准和管控分区作为规划编制与管理的重要技术依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文章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现行各类空间性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和空间管控分区的现状问题,总结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的实践经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要求,以“三区三线”的划定为突破口,提出1套由3大类、18中类、51小类的用地分类标准,3类主体功能区、6类政策区、16类用途区的空间管控分区,以及“多规合一”的差异协调机制共同构成的国土空间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县级城市为例,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与应对,以期为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分类;管控分区;三区三线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23-0060-09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孔江伟,曾坚,高梦溪.生态文明视角下国土空间分类体系探讨[J].规划师,2019(23):60-68.

0 引言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施行,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成为备受瞩目的问题①。2014 年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部、环保部、住建部四部委在全国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2017 年1 月,《省域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出台,提出科学划定“三区( 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 三线( 城镇开发边界、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空间格局;2018 年3 月,自然资源部成立,整合了多个部门的部分职责,突出强调对国土资源和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性保护。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地市开展了一系列空间规划改革实践,但仍难以有效破解空间规划体系混乱所带来的深刻矛盾,迫切需要探索出一套统一衔接、层级分明、管控到位、科学合理、高效实施的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和管控分区机制,这将成为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乃至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解读现行各类用地分类标准及差异衔接问题[1-2];②对农用地、工业用地、物流用地、旅游用地、风景名胜区用地、居住用地、自然保护地、村镇绿地、农村土地和生态用地等单一用地类型的细化探索[2-13];③遥感影像、多源数据、地理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在用地分类中的应用研究[14-16];④西方国家基于土地用地管制、可持续发展、生态管控、功能复合、弹性控制和空间规划等理念用地分类的经验借鉴[17-21];⑤在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的背景下,从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多规合一”、“三生空间”等新视角构建不同尺度的国土空间分类方案[22-29];⑥在空间规划改革的背景下,研究以“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为主导的用地分类和空间管控的实践经验[30-41],研究对象也包括自然生态空间、城市绿色空间、城市地下空间和海洋空间等国土空间[42-45]。既有分类体系具有较强的固定性和单一性,分类标准与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