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22期 > 专题研究 >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归并与边界调整研究
专题研究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归并与边界调整研究

金英,周雄,疏良仁   2019-12-18 15:44:34
 
[ 摘 要] 我国自然保护地当前存在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及权责不明等问题,而风景名胜区的这些问题尤其复杂。如何整合归并与优化调整边界,是目前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中最紧迫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文章根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对244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重叠情况及边界问题,提出三大类型归类建议和边界调整思路。同时,结合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实践,探讨整合归并与边界调整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归并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优化整合;边界调整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22-0050-06 [ 中图分类号]TU984.181 [ 文献标识码]A
[ 引文格式] 金英,周雄,疏良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归并与边界调整研究[J].规划师,2019(22):50-55.

1 研究背景

2019 年6 月26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改革以部门设置、以资源分类、以行政区划分设的旧体制,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构建新型分类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分类系统;整合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地;归并优化相邻自然保护地;合理调整自然保护地范围并勘界立标,与生态保护红线衔接”[1]。同年11 月1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到2020 年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三条控制线划定和落地,全国形成一张底图;对自然保护地进行调整优化,评估调整后的自然保护地应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发生调整的,生态保护红线相应调整”[2]。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