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21期 > 规划设计 > 水乡特色突出的高强度城市地段街区模式探索——以上海虹桥商务区拓展片区为例
规划设计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水乡特色突出的高强度城市地段街区模式探索——以上海虹桥商务区拓展片区为例

钱辰丽,马俊威,江泓,高源   2019-12-05 17:04:48
 
[摘 要]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有限的土地资源要求城市集约高效发展,高强度开发成为江南水乡地区最为普遍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水乡特色缺失、江南城市建设趋同等问题,表现出传承水乡特色与城市高强度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文章以上海虹桥商务区拓展片区南虹桥为例,通过总结江南水乡地段街区特征与高强度开发地段街区特征,对城市居住功能、产业功能和商业功能的街区模式进行推演与应用,试图探索出适应高强度开发的具有水乡特色的新型街区模式。
[ 关键词] 水乡特色;高强度;街区模式;南虹桥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21-0030-08 [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钱辰丽,马俊威,江 泓,等.水乡特色突出的高强度城市地段街区模式探索—以上海虹桥商务区拓展片区为例[J].规划师,2019(21):30-37.

1 研究背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 2013 年首次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建设要求,旨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体现城镇发展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性,目的在于解决诸如村落消失、地域特色文化流失等问题。江南水乡地区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地域之一,在自然、人居和文化3个方面具有极其突出的特色。江南地区城市的发展应当注重保护与传承水乡特色、展现水乡风貌。
    目前江南水乡地区的城市发展存在几种模式,包括以保留为主的低强度开发,以苏州平江府为代表;以保留与开发并重的低强度开发,以高淳慢城为代表;以拆建为主的高强度开发。其中,高强度开发模式是江南水乡城市最为普遍、最适应城市发展速度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对水乡的自然环境及原有的空间肌理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导致水乡特色缺失、水乡传统文化逐步淡化及江南城市建设趋同,表现出水乡特色传承与城市高强度发展之间的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目前已有的研究包括以下4类:①城市分区,容积率转让。在水乡特色显著的地区尽可能保留原有面貌,在水乡风貌较差的地方进行高容积率开发,通过容积率转让来平衡发展与保护的矛盾。②仅保留以水系为主的自然元素,通过滨水区的特色营造来保留与体现水乡文化。③从设计方法论角度实现城市水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老城和新城不同的处理手法,在传承江南水乡特色的同时实现城市发展。④构建新的街区模式,在城市街区中同时满足水乡特色展现与高强度发展的要求。其中,第一种尝试不具备普遍性,第二种尝试只能从局部保留水乡特色,第三种尝试属于第四种尝试包含的内容。而构建新的街区模式是一种具有普遍性与整体性的尝试。
    本文以上海虹桥商务区拓展片区南虹桥为例,从构建新的街区模式的角度,就如何传承江南水乡特色、实现城市高强度发展与特色传承的平衡展开探讨。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