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21期 > 规划广角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广西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边界调整策略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广西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边界调整策略 |
王凤武,疏良仁,周雄,颜剑英,陈宇昕,钟阳 2019-12-05 15:32:54 |
|
[ 摘 要] 自然保护地是我国自然生态空间最重要、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标志着我国自然保护地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文章以广西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边界调整为例,针对自然保护地之间的空间重叠与部门交叉管理问题,通过收集基础资料、开展“三评估”、衔接“三区三线”及协调行政边界,将所涉及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归并整合,重新调整景区边界,以期为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边界调整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自然保护地边界调整;管理机构调整;风景名胜区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21-0065-06 [ 中图分类号]TU984.181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王凤武,疏良仁,周雄,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广西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边界调整策略[J].规划师,2019(21):65-70.
0 引言 边界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自然保护地总数量超过11800个,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资源,覆盖国土面积的18%。但同时,数量众多的自然保护地的空间重叠与部门交叉管理问题较为突出,保护地原主管部门间缺乏统一的宏观规划与协调,自然保护地分类不科学、界限模糊、范围交叉、部门割裂、多头管理,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碎片化现象严重。目前,由于国家层面的自然保护地普查仍在进行,权威的中国自然保护地全面数据尤其是准确边界信息尚未形成。我国大部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空间分布在地图上只能用点状图例表示,没有清晰的边界信息。 广西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以下简称“花山风景区”)是国务院1988年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广西崇左市境内,总面积为3001km2,是以热带岩溶地貌为基础,以悠久的历史文明为底蕴,以壮美的峰川洞瀑、珍稀的动植物、神秘的花山岩画、秀丽的山水田园和雄险的边关要塞为主要景观特征的,可供开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探秘科考和科研教育等多种功能的且具有世界级价值的特大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山风景区是在“抢救性划建”思路上建立的,强调集中连片、不留空白地划定保护区,缺乏顶层设计,同一类型保护地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体制不顺畅,产权责任不清晰。 2018年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收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关于广西花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审查意见的函》。根据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管理要求,组织研究花山风景区与相关自然保护区等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问题,按同级别保护强度优先、不同级别高级别优先的整合原则,提出机构整合和相关规划调整方案。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