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20期 > 规划广角 > 面向区域协同的边境城镇更新框架与策略——以凭祥市浦寨边贸区为例 |
规划广角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面向区域协同的边境城镇更新框架与策略——以凭祥市浦寨边贸区为例 |
张强 2019-11-14 17:13:56 |
|
[ 摘 要] 边境城镇历来是国家实施边境战略的前沿,是边境稳定及区域贸易繁荣的空间载体。随着“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边境门户枢纽开始形成,为应对随之产生的边境城镇产业衰退和空心化等问题,文章通过梳理边境城镇的历史演化进程和现状态势,认为门户枢纽区域的协同分工体系重构是边境城镇功能衰退的主要诱因,只有重建城镇职能才能融入边境门户枢纽中。文章结合凭祥市浦寨边贸区,从重构区域协同关系、重塑边贸产业体系和重组多元主体关系三方面探讨边境城镇的更新模式与策略,以期为边境型城镇发展提供新思路。 [ 关键词] 边境门户枢纽;区域协同;边境城镇;更新模式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20-0019-07 [ 中图分类号]TU982.29 [ 文献标识码]B [ 引文格式] 张强.面向区域协同的边境城镇更新框架与策略—以凭祥市浦寨边贸区为例[J].规划师,2019(20):19-25.
0 引言 作为国家边境战略的要冲,边境城镇历来是国家对外开展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通道与陆路门户[1],承担着稳固边疆、安边富民的重任。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陆海国际新通道”战略的推进和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边境省份布局,我国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的商贸文化交流愈加频繁,集商贸、物流、金融、监管、检验检疫和加工等功能于一体的口岸门户枢纽也应运而生。但由于区域协同体系的改变,一些边境城镇却面临着更为复杂及深刻的内在变化和问题,如贸易衰退、口岸竞争同质化、边境人口流失、口岸与城镇经济失衡等[2-4],有边境之名而无门户之实。这与我国“推动沿边开放、实现兴边富民”的边境战略存在一定偏离。因此,为应对边境城镇的现实困境,助推边境城镇融入门户枢纽的协同体系,实现扩大开放向纵深发展,有必要对边境城镇的转型更新模式展开探讨。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