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19期 > 规划师论坛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历程研究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历程研究

曹康,贾淑倩,郑卫   2019-11-14 15:54:20
 
[ 摘 要] 宏观政治经济环境变迁影响规划学科及其理论的发展,也影响中国对既有西方规划理论的引入、认识和利用。基
于中国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文章历时性梳理了以引进与吸收为主线的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路径。
以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初建及2014 年宣布进入新常态这两个时间点为依据,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历程划分为市
场体制初建期、务实增长导向期与存量更新转折期3 个阶段,各阶段的规划理论国际化特征分别为物质与科学、务实与思辨、
变革与创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历程;中国
[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19-0005-08 [ 中图分类号]TU981 [ 文献标识码]A
[ 引文格式] 曹康,贾淑倩,郑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历程研究[J].规划师,2019(19):5-12.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处于( 重) 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中国城市规划以借鉴苏联经验而形成的中国模式[1-4] 为核心。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中国开始尝试引入西方的规划思想、理论、方法及模式,规划逐渐转向自身求索与借鉴西方理论并举的“两手都要抓”路线。以国际化视角来审视中国规划理论发展路径有两个方向可以求索:一是中国本源的理论如何走出去影响其他国家;二是中国如何引进与利用国外( 主要是西方) 规划理论。其中,后者在现阶段仍是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的主线,本文也围绕这一主线展开。
    宏观政治、经济、制度等的变化影响规划学科及其理论的发展;在中国,这些变化还影响对西方规划理论的引用、认知与再创造。在改革开放40 多年来的宏观社会经济背景下,可以按照1992 年社会主义市场制度初建及2014 年宣布进入新常态这两个大致的时间点,将40 多年来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国际化的历程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理论引入趋向、方式与内容都有差别。在引进的同时,中国学者也在反思和摸索以构筑本土规划理论。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