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根据当前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的特点分析了其组织模式的重要作用,提出应系统性总结当前组织模式的不足,围绕前期团队甄选和任务书编制、中期设计、后期评审及方案综合等工作阶段,进行全过程的组织模式优化。结合北京的实践经验,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对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全过程介入和引导的可行方式,提出在尊重设计师“独创性”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方案征集组织方、参与方、使用方的利益,落实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和风貌等综合发展目标的城市设计方案征集组织模式。 [关键词]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征集;组织模式;全过程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12-0039-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赵庆楠,路林,段瑜卓.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征集组织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9(12):39-43.
A Stud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General Urban Design Scheme Gathering in the New Era/Zhao Qingnan, Lu Lin, Duan Yuzhuo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organization for the general urban design scheme gathering, based on the difficulties of current work,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onventional mode should b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including team selection, task preparation, design, review and the scheme composition. On account of Beijing’s experiences in recent years, the paper discusses feasible solutions to interven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scheme gathering.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the designer’s original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novative organization mode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and implement the goals of urban economy,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cityscape. [Key words] General urban design, Scheme gathering, Work organization, Whole process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应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城市设计工作,有效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为市民提供更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总体城市设计是以城市整体为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和指导性的城市设计[1],对于城市宏观风貌塑造和特色空间营造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可更为有效地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突显城市特色。当前总体城市设计的技术要求和组织模式尚无统一标准,且涉及范围广、社会重视度高、历时时间长、参与人员多,其方案征集组织模式对于能否实现工作目标、切实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总结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台湖镇总体城市设计的方案征集组织工作经验,针对团队甄选、任务书编制、征集设计、专家评审和方案综合等工作阶段,提出“中外混编”团队、“三次设计”、“面对面”竞争、“责任专家制”和“完整综合”等创新性工作组织模式(图1),并结合相关实践进行分析。
1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工作概述
总体城市设计方案征集的主要方式包括国际方案咨询、设计竞赛、方案征集或招标、集中“工作营”等,征集时间约为3个月。其中,整体工作组织模式及流程安排对最终方案的创新度、完善度和可实施性都有直接的影响。 我国城市建设长期以来普遍“重项目、轻规划”,“重局部、轻整体”[2],缺乏对城市整体风貌的考量,在导致“千城一面”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造型怪异的建筑。一方面,虽然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但是缺乏明确的编制规范与技术标准指引,因此其工作组织水平始终处在探索阶段。另一方面,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模式多为建筑方案设计竞赛及投标,组织模式和进程安排也多与建筑设计方案征集类似。然而,与建筑师可以天马行空地发挥创意不同,规划师在城市设计中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问题,有更多需要统筹的内容。在规定时间内面对陌生的场地与边界条件,规划师常常陷于激进设想与现实条件的冲突之中,取舍之后的规划方案往往因“硬伤明显”而只能“墙上挂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