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对创新走廊建设背景和内涵的解析,提出创新极核引领、创新要素流动支撑、高品质的多元化环境吸引是创新走廊空间谋划的重点。在此基础上,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实践为例,探索在地市层面创新核心、廊道、节点的营造重点,从市域空间格局重构、创新廊道空间协同发展、创新节点空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提出规划路径,以期推动国土空间的优化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创新走廊;空间规划;空间格局重构;协同发展;东莞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11-0080-04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周元,陈川.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策略与实践[J].规划师,2019(11):80-83.
Strategy and Practice of Dongguan Part of Guangzhou-Shenzhen Scientific Innovation Corridor Planning/Zhou Yuan, Chen Chuan [Abstract]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background and conno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corridor, the paper proposes the emphases of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innovation core, the flow of innovative elements, and high-quality diversified environment. With the spatial plan case of Dongguan part of Guangzhou-Shenzhen scientific innovation corridor, the paper studies the emphases of innovation core, corridor, and node creation, proposes planning strategies consist of municipal spatial layout restructur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corridor, and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Key words] Innovation corridor, Spatial plan, Spatial layout restructur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ongguan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兴起,重大的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正在对全球产业形态和区域经济竞争格局产生显著影响,珠三角等国家创新中心面临发展路径转变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广东省提出以广州、深圳、东莞三市为载体,沿广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珠三环高速公路东段、穗莞深城际铁路、广九铁路等复合型交通要道构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2017年9月颁布的《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提出“一廊、十核、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广州、深圳、东莞三市将围绕加快平台节点建设、聚集科技创新资源、连片改造“三旧”用地、提升空间环境品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及加强市际协同合作等领域开展重点行动。而东莞在改革开放后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并快速积累了雄厚的产业基础。但在自身空间环境资源约束趋紧、劳动力成本优势弱化,以及广州、深圳两大区域中心城市对创新要素吸引力持续强化的背景下,东莞的科技产业发展存在诸多瓶颈,亟待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段)空间规划为抓手,塑造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推动城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1创新走廊建设的国际经验
综观国际创新发展经验,依托交通廊道建设创新走廊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地价差异、创新服务需求及便捷的交通造成的区域创新要素流动是创新走廊得以形成的最重要原因。例如,美国加州101公路创新走廊以斯坦福等高等院校为创新源,随着硅谷地价上涨和交通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依托以101公路为主轴的交通设施向成本相对更低的外围地区布局,形成多个创新组团相互联系的沿路创新走廊。美国波士顿依托联通128公路,企业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集聚,凭借城市完善的配套服务及相对较低的用地成本形成距城区约16 km的环型产业集聚带。东京—横滨—筑波科技创新走廊全长约110 km,宽约10 km,共有高等院校超过150所、科技创新企业约8 000家、研究机构超过800个,走廊内由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共同形成便捷的区域性交通系统,同时依托高效的区域交通设施,使北部筑波的国际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功能与南部横滨的物流及高端制造功能实现紧密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