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首先回顾了目前生态承载力评估的主要方法,指出这些基于主观评价的方法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客观评价法,形成基于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随后,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从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神农架林区进行了生态承载力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主观评价法,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更能反映出研究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实际状况。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神农架林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10-0025-07 [中图分类号]TU984.199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黄经南,魏少峰.基于主客观评价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J].规划师,2019(10):25-31.
Evalua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Shennongjia Case/Huang Jingnan, Wei Shaofeng [Abstract] The paper reviews the main assessment methods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icat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se subjective methods. It introduces objective evaluation approach and establishes a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mbined evalua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With Shennongjia forest area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establishes an assessment system from na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carries out an evaluation of the are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subjective-objective combined assessment method better reflects the actual state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than the existing method. [Keyword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method, Shennongjia forest area
0引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和科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也对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地球各级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Ecological Goods and Services)的能力也不断下降,严重威胁了人类未来的发展生存[1]。在我国,近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的城镇化等导致了一系列类似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还威胁到了国家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做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又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也首度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发展重点之一。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背景下,如何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保持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越发重要。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概念之一,反映了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科学有效的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是区域生态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以及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2]。
1生态承载力评估方法回顾
对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及其他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早期的生态承载力研究多从自然生态系统角度出发,体现生态系统对于承载物的容纳能力,认为生态承载力即在某一特定的范围、环境物质及非生态因素的作用下,某种生物个体存活的最大数量,是自然体系自我调节能力的客观反映[3-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进程加快,生态系统已不再是由自然生态所单一影响的系统,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加入使其成为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认为生态承载力是在一定时期某种环境中,在社会经济压力(和潜力)下,包括人类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恢复,并能够容纳一定经济规模和一定人口数量的能力[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