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4期 > 规划师论坛 > 哈尔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及步行网络优化策略
规划师论坛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哈尔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及步行网络优化策略

郭 嵘,李 元,黄梦石   2019-03-12 10:06:09
 
[摘 要]在“供给侧改革”和“城市双修”的背景下,城市发展更加注重品质。社区生活圈规划是以有机更新的方式促进城市品质提升的有效方法,其中步行网络是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的重要支撑。文章以哈尔滨道里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服务人口、步行可达和便于管理3个方面内容,将哈尔滨道里区划分为15个15分钟社区生活圈,通过全面的现场调研,从步行网络密度、日常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步行道路宽度及步行环境4个方面分析入手,梳理出哈尔滨道里区社区生活圈步行网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步行网络品质提升的优化策略,希望促进研究区域向高品质的步行精品生活区转型,并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在其他区域的实践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品质提升;社区生活圈;步行网络;哈尔滨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4-0018-07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郭嵘,李元,黄梦石.哈尔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划定及步行网络优化策略[J].规划师,2019(4):18-24.

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Walking Network in 15-minute Community Life Circle of Harbin/Guo Rong, Li Yuan, Huang Mengshi
[Abstract]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upply-side reform” and “renovation and restoration”, urban development quality has been given more credit. Community-life circle plann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omote quality improvement through organic renewal. The walking network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of community life circle. With Daoli district, Harbin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considers service population, management unit and walking distance three dimensions, divides the district into 15 15-minute community-life circles. It analyzes comprehensive on-site investigation, density of the walking network, various service facilities and spatial accessibility, traffic space, and walking environment, and summarizes existing problems of pedestrian network. The 15-minute community-life circle’s walking network optimization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a targeted manner, hoping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area towards high-quality livable urban areas, and sets a foundation for relevant studies.
[Key words]  Quality improvement, Community life circle, Pedestrian network, Harbin

0引言

在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的形势下,城市发展模式逐步从快速发展转向精明调整[1],更加关注城市品质,同时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双修”理念也成为当下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转型的重要手段[2]。社区生活圈规划作为以有机更新方式促进城市品质提升的有效方法备受关注,自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后,众多城市纷纷提出了“构建15分钟生活圈”的规划目标。2018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将15分钟、10分钟、5分钟生活圈和居住街坊作为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以步行时距为依据来组织居住空间。步行网络是社区生活圈空间组织的重要支撑,是否以行人为中心,是判断一个城市人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诸多国际宜居城市也向“步行城市”迈进,如纽约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格局,以方便人们步行出行;芬兰最适宜步行的城市赫尔辛基在中心城区建设适宜步行、骑车的慢行道路;香港在2000年实施了步行环境改善计划,设置了全日行人专用街道和部分时间行人专用街道以及悠闲式街道[3]。在哈尔滨“城市双修”试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改善步行出行条件也是促进城市品质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

1哈尔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划定

1.1  15分钟社区生活圈内涵
“生活圈”概念源自日本《农村生活环境整备计划》,主要针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分布不均、城乡资源差距过大等问题。社区生活圈是生活圈的核心圈层,与居民生活最为贴近。何浪等人研究发现,在1 000 m范围内人们会优先选择步行出行(步行时长约为15分钟)[4];绝大多数居民对日常生活设施的平均步行容忍时间集中在10~20分钟的区间内,舒适时间是10分钟以内,合理时间为15分钟[5]。
本文中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指以步行15分钟可满足居民物质生活与文化需求为基础划分的生活范围。此范围内居民主要进行一些重复发生、频率较高的日常活动,需要配置相应的基本服务设施与公共活动空间,并且有便捷的步行网络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