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经历3年创建期,面临阶段性的考核验收与建设指引。基于此,江苏省先试先行探索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省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验收标准,形成了多领域综合、多主体联合、多过程融合的“全过程全方位”编制模式,以及兼具系统化与精细化、标准化与差异化、刚性化与弹性化的“多元目标导向”编制思路,以指导省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验收,引导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验收标准;江苏省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4-0040-05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钱前,甄峰,蔡玲,等.江苏省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验收标准编制模式与思路研究[J].规划师,2019(4):40-44.
Study on the Acceptance Standard of the Construction for Smart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Qian Qian, Zhen Feng, Cai Ling, Xi Guangliang [Abstract] The first batch of experimental smart-cities have been created for 3 years, facing the periodic assess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guidance at the next construction period. Jiangsu Province, at first, tries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cceptance standards for the experimental smart-citie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builds an integration process of standard establishment based on multi-domain, multi-agent, multi-policy and multi-process and forms an integration system with multi-objective guidance, which is composed and refined, standardized and differentiated, rigid and flexible, in order to guide the acceptance of smart-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smart-cities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unit, Acceptance standard, Jiangsu Province
0引言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1]。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将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明确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2]。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智慧社会”,更加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由此可见,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IBM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国家层面自2011年开始,积极开展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试点城市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以3~5年为创建期推进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为提升智慧城市规划质量、规范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过程管理实施细则(实行)》等标准规范和政策导则。与此同时,国内各科研院所与机构也积极开展了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工作。总体而言,从标准到研究、从国外到国内,智慧城市重点围绕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等工作已取得了长足发展[3]。 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已经历3年创建期。江苏省积极响应“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区、镇)在3年创建期后应通过智慧城市验收评定”的要求,先行先试,立足试点城市建设特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编制了《江苏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验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4]。《标准》顺应国家智慧城市目标要求、地方城市建设诉求及技术发展形势,以“全过程全方位”为编制模式,以“多元目标导向”为编制思路,是具有江苏特色的省级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验收标准,目的是加强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管理,统一智慧城市(试点)验收工作,科学引导江苏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