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2期 > 规划广角 > 基于图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图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

金丽纯,焦 胜   2019-01-28 17:14:12
 
[摘 要]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开展公共生活和邻里交往的物质场所,村落公共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村的生活形态和社会秩序。而现有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多为单体或类型研究,且以定性研究居多,较少侧重系统结构研究。文章以湖南省高椅村为例,运用基于图论的定量分析方法,建立针对公共空间的空间划分原则,依托空间句法对高椅村公共空间结构进行拓扑分析,从整体结构和层次关系两方面分析其空间特征并探究其形成机制。结果显示,高椅村存在吸引各要素向心集聚发展的公共核,整体呈现出“两团、三带、多散点”的结构,且公共空间层次丰富。进一步分析可知,该特征的形成受到地形环境的限制、交通的塑造、宗法礼制的控制及功能类型的选择4种作用。
[关键词]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拓扑结构;图论;空间句法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2-0052-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金丽纯,焦胜.基于图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9(2):52-57.

A Graph Theory Based 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Jiao Sheng, Jin Lichun
[Abstract]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spac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reflects their public life and social order. Existing studies on village public space are mostly singular, typological, and qualitative. With Gaoyi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uses graph theory bas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sets spatial division principle, makes topological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space with space syntax method, and studies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from general structure and hierarc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public nucleus in Gaoyi village center which attracts its centripetal aggregation. The public space of Gaoyi village is multi-leveled, showing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wo clusters, three belts and multiple points. The formation of this feature is affected by 4 forces: the restriction of topographic environment, the shaping role of traffic, the control of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and the choice of functional typ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villages, Public space, Topology, Graph theory, Space syntax

0引言

近年来国家加快了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立项,但大部分规划编制仍停留在对单体建筑的保护上,鲜少考虑对村落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系统保护,使得村落肌理碎片化,村落风貌和地域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传统村落是在特定环境下自下而上、缓慢生长而成的,其公共空间产生于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共识性需求,反映了特定社会秩序。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村落中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个体家庭,个体间的联系来自于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具有一定公共性的社会组织形态与人际交往模式在物质空间上的反映即为公共空间结构[1-2]。研究村落的公共空间结构,揭示隐藏于空间中的深层社会秩序,可以为当代传统村落发展提供规划和保护依据。
现有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公共空间的类型、特征及演变机制方面[3],多为单体或类型研究,鲜少侧重系统结构研究。研究方法多为基于“图学”原理的传统分析方法,即按照相同的形式结构对同类对象进行描述与归纳,缺乏可量化的依据,难以掌握其深层规律。随着学科的融合与新技术的发展,空间研究领域引入诸如图论等数学语言来辅助传统分析[4-8],以期更为准确地揭示物质空间下多元复杂的人文现象。本文以湖南省高椅村为例,运用拓扑分析提取其公共空间结构,并尝试解释公共空间结构与社会人文要素间的深层次关系。

1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1图论及相关拓扑分析法
离散数学的图论(GraphTheory)是探讨系统结构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其重点在于探讨节点间的连接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形状、大小、距离和方向。在空间研究中,将建筑或聚落的基本空间元素视为点,连接这些元素的通道视为线,点与线便形成了空间拓扑结构。图论具有很强的空间解析能力,因为空间的形式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单纯地研究空间形式便会陷入深不见底的图形深渊,所以空间研究的对象一定是通过拓扑关系抽象出来的空间组织结构。
图论在空间研究上侧重于对空间通达性、空间网络格局特征、空间结构与社会活动的关系等[9]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方法有常规交通图示法、路径结构法、空间句法及空间句法相关改进方法。本文从基本元素、操作方法、侧重点和适应范围对这几种研究方法进行比较(表1),构建公共空间划分原则,选取适宜的空间拓扑结构分析法。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