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2期 > 系列专版 > 珠三角城市群地域运输效率测度与规划建议
系列专版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珠三角城市群地域运输效率测度与规划建议

刘洁贞,李 涛,周永杰,金 祎   2019-01-28 17:11:39
 
[摘 要]地域运输效率是优化空间运输资源配置的关键表征指标。文章依据1980年以来多期综合交通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DEA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构建基于综合经济潜能的综合运输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对珠三角地区综合运输效率阶段性演进特征与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地域运输效率显著提升,地域运输效率空间格局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分布特征。结合不同阶段不同特征及存在问题,文章提出优化区域内交通网络组织,支撑城市区域多中心网络化发展;优化城际和市内交通组织,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中心的联系;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和结构,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交通资源合理配置等规划建议。
[关键词]综合经济潜能;综合运输效率;阶段性演进;政策响应;珠三角城市群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2-0058-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刘洁贞,李涛,周永杰,等.珠三角城市群地域运输效率测度与规划建议[J].规划师,2019(2):58-65.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Planning Policy Response in Zhujiang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Liu Jiezhen, Li Tao, Zhou Yongjie, Jin Yi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is a key index of spatial transportation configuration level. Based on data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and socio-economy since 1980, the paper uses GIS spatial regression, DEA model, and Tobit model, establishes a system of indic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nd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character, and mode of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in Zhujiang Delta region. It reveals that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in the Delta region has improved dramatically, with “general concentration, partial dispersion” spatial characters.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characters and problems, the paper suggests improving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o support multi-centric regional development; improving inter city and inner city transport organization to strengthen connection with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u great bay area; improving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djusting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investment and structure to establish a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mechanism.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otential,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Staged evolution, Policy respons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Zhujiang Delta

0引言

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资本投入密集、能源消耗密集和污染排放密集三大特征。在资源能源约束不断趋紧的背景下,以地域空间为单元对运输效率进行研究成为空间运输资源优化配置、构建“效率空间”的基础性工作[1]。
运输效率衡量的是在运输生产活动中实际产出与资源投入之间的比率,直接表征了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状态[2]。交通运输的派生性(Derived Demand)和运输产品的不可存储性(Non-storable)使得运输效率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运输成本效率(Cost-efficiency)、运输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和运输服务效益(Service-effectiveness)3个方面[3]。针对运输效率丰富的内涵,学者们基于不同的分析目的和数据基础,提出了不同的运输效率测度模型,包括单指标、全要素指标、前沿分析模型和传统计量经济模型等[4]。目前对运输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运输部门私有化改革和运输管制放松政策的逐步实行,国外开始对公共交通、铁路、航空及港口等部门(企业)的运输效率问题进行研究,验证了宏观制度环境、微观经营管理、运输规模等因素对运输效率的影响路径与作用程度[5-10]。近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将国外运输效率测度模型应用于国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部门的实证研究中[11-14]。从地理学角度看,运输生产活动是在地域空间环境中进行的,地域空间环境直接决定了运输生产活动的性质与规模,基于此,近年来,国内对地域运输效率①,格局及其演化的研究逐渐增多[1,15-17]。一般做法是以某一地域单元为分析单元,综合考虑其范围内的各类运输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要素,从而实现对地域运输效率状况的分析,较少考虑交通的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在空间格局上,地域运输效率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格局[1,15]。环境负外部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决策体制等因素对地域运输效率具有显著影响[18]。
国内外对运输效率的研究经历了从以微观尺度企业/部门运输效率分析为主到与宏观层面地域运输效率分析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在地域运输效率研究方面,国内现有大多数文献主要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