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9第1期 > 规划广角 > 厦门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思考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厦门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思考

王珺玥,马 妍,沈振江,林逸飞   2019-01-16 16:41:08
 

[摘 要]在我国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民宿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酒店业服务模式单一及局部地区酒店供给不足等问题,但是缺乏规划引导的民宿业也产生了同质化、发展过剩和便利性不足等问题。文章首先划分了厦门市现有民宿的类别,分析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现状;其次,结合网络在线评论信息,分析基于消费者情感反馈的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再次,识别基于消费者情感反馈的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与其周边城市空间功能的耦合特征;最后,对厦门市民宿空间选址及服务功能提升提出建议,以期对规划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宿;空间分布特征;情绪评价;厦门市
[文章编号]1006-0022(2019)01-0071-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王珺玥,马妍,沈振江,等.厦门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思考[J].规划师,2019(1):71-76.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s of Home Stay Business in Xiamen/Wang Junyue, Ma Yan, Shen Zhenjiang, Lin Yife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haring economy in China, booming home stay business  has to a large extent make up for the shortage of hotels. However, the absence of planning guidance has also caused homogeneity, excess, and inconvenience  of home stay business. The paper firstly divides home stay business into different types and analyzes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Xiamen city; analyzes the emotions of consumers towards different kinds of home stay based on their online comments; then recognizes the coupling character between emotions and home stay places and their urban environment; finally, it proposes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or location choices of home stay business, and hopes it will be a reference for policy making.
[Key words]  Home stay business,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 Emotional evaluation, Xiamen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全民休闲度假时代来临,度假人数剧增,使得民宿业态发展迅速,全国各地兴起开办民宿的热潮。民宿的出现迎合了休闲经济需求,缓解了旅游住宿紧张的压力,也促进了居民闲置房屋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共享房屋”成为可能。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与2016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科技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结构的指导意见》都鼓励民宿出租,推动了民宿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于民宿业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
20世纪60年代,英国出现了B&B模式(房东提供早餐和床位)的家庭旅馆,后逐渐发展成兼具乡村生活体验的住宿形式。国内外学者对于民宿的研究主要包括民宿的内涵、分类、保护和发展等内容。其中,国内学者对于民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国内外民宿的起源、分类、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及国内外民宿管理和运营机制的比较,旨在为我国民宿业的发展、运营管理提供借鉴。而国外学者则对民宿的内涵与定义进行了较深入的剖析,认为民宿一般指将自用住宅的空闲空间或者闲置的房屋出租给游客,并提供亲近自然、感受乡村生活的特色活动,通过家庭副业方式经营以供旅客体验乡野生活的住宿场所。在我国城乡规划领域,较多的研究以传统村落保护为切入点,探讨民宿业与传统村落保护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实施策略。在上述研究方向中,民宿业态的主要功能被定位为旅游、度假和文化体验。然而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的房屋共享使得民宿的内涵和功能不再局限于上述范畴,这说明市场对民宿业的需求逐渐趋向多元化。因此,在市场需求的刺激和共享经济的推动下,出现了民宿、客栈和家庭旅馆概念混杂、区别与联系辨析不明的问题,使得区别化、针对化的规划管理出现了一定的困难。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同质化、发展过剩和空间功能统筹能力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对民宿业消费者需求和相应城市空间功能间联系的辨识不足。
因此,研究以厦门市为例,首先通过对其现有民宿的类别划分,分析不同类别民宿空间分布现状;其次,结合网络在线评论信息,分析基于消费者情感反馈的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特征;再次,识别基于消费者情感反馈的不同类别民宿的空间分布与其周边城市空间功能的耦合特征;最后,对厦门市民宿空间选址及服务功能提升提出建议。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