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12期 > 规划管理 > 中国城乡规划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规划管理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中国城乡规划法研究进展及展望

马军杰,张 丹, 卢 锐,朱国华   2018-12-21 16:08:57
 

[摘 要]城乡规划法是我国城乡规划、建设、工程设计及管理的根本依据,并在应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规划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我国涉及城乡规划法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聚焦城乡规划法的价值取向演变、立法抉择、各类法规与部门的协调问题;对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公众参与、“多规融合”等在内的具体事项和实施保障,以及在法制建设实践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城乡发展的新趋势和特征,对未来城乡规划法的重点领域和深化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启迪和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立法;多规融合;公众参与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12-0046-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马军杰,张丹,卢锐,等.中国城乡规划法研究进展及展望[J].规划师,2018(12):46-53.

Review of China’s Urban Rural Planning Law Research/Ma Junjie, Zhang Dan, Lu Rui, Zhu Guohua
[Abstract] As the found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urban rural planning law has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the progress of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This paper reviewed literature concerning urban rural planning law of China, and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problems about evolution of value orientation, legislative choice, coordination between laws and departments. Moreover, some specific issues such as regulatory plan, public participation, multi-plan integr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With an analysis of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resented key areas and topics worth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 Urban planning, Legislation, Multi-plan Integra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0引言

规划法是协调人与自然、社会和政府、城乡社会各群体之间关系的主要手段,在配置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自1952年正式提出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和设置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以来,国务院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城市规划条例》《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城市规划法》。此外,还包括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国家法律,如《立法法》《建筑法》《水土保持法》《测绘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文物保护法》等。至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出台,我国城市规划法律体系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统筹,因而城市规划法的调整对象也从城市区域扩展为城乡规划与建设中所发生的所有社会及经济关系[1]。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处于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若干意见》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空间规划体系等战略部署的重要时期。事实上,过去60年的快速城镇化已使我国在生态城市、高密度城镇化、大型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等规划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相应的制度与法律建设仍显滞后。我国在2017年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公平协调发展,突出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增强城市宜居性。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进一步强调了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概念,这也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此外,我国城乡规划工作正致力于在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开拓新的前沿[2],这对我国未来城乡规划法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0]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