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11期 > 规划师论坛 > 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城市规划变革的趋势展望 |

规划师论坛 |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
 |
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城市规划变革的趋势展望 |
姜 鹏,曹 琳,倪 砼 2018-11-27 16:58:36 |
|
[摘 要]新技术创造了无限可能,也催生 城市规划走向理性和智能。在大数据+云平台的时代,人工智能正成为城市规划的新型工具和亲密伙伴,能提升规划师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复杂时空需求,不断实践和充实规划内涵。人工智能+城市规划,既是现实发展的需求,也是面向未来的进步。人工智能不是陌生名词,但对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很多规划师却不清楚。因此,文章系统梳理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概念、进展和趋势,初步提出人工智能在规划行业应用的路径、模式和意义,并探讨了其中的机遇、挑战和不确定性,希望对行业转型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规划改革;智慧城市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11-0005-08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姜鹏,曹琳,倪砼.新一代人工智能推动城市规划变革的趋势展望[J].规划师,2018(11):5-12.
The Prospect of AI-driven Urban Planning Reform in the New Era/Jiang Peng, Cao Lin, Ni Tong [Abstract] New technologies are promoting rational and intelligent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and cloud platfor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s become a new weapon and partner in improving planners’ ability to change the world. AI+urban planning is a need as well as a progress. The paper reorganizes the concept, progress, and trend of AI in the new era, puts forward
0引言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城市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日益凸显的环境压力,以及各种经济、人口和社会问题,无不在挑战现有的发展模式和规划理念[1],规划理论和方法愈加“捉襟见肘”,不断应用新技术和推进规划改革已成常态。幸运的是,互联网创造新的机遇,云平台加速数据汇聚,大数据成就进化源泉,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始融入生活,并向各行各业“赋能”。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万物互联将成为一切的基础,支撑人工智能走向“奇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借助新一代互联网和脑机接口等技术,人将与人工智能实现实时连接,实现“存在即映射、感知即参与、行为即决策”[2]。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平台”催生的超级生态,已能助力人们重新认知和理解城市,更加科学地编制和实施规划。1当下人工智能发展概况
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艾伦·麦席森·图灵提出能判定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3];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确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领域。历经六十余载浮沉,人工智能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几乎涉及了所有的自然和社会科学,定义与内涵不断演进。传统观念主张让机器学习人的思维方式并产生智能;现代人工智能概念认为,重点是让机器能够解决问题,并非一定要像人一样思考[4]。对此,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百年研究计划发布的《AI and Life in 2030》报告强调[5],人工智能是“通过人工合成智能来研究智能”,智能仍是逐步演化的复杂现象,与人的行为相似,但这只是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17)》也指出,人工智能正从“模拟人类智能”演化到“协助引导提升人类智能”,从“工具”进化到“伙伴”[6]。 步入21世纪,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神经网络[7]被发明,其将使人工智能的系统性能获得突破性提升,开启了第三波发展浪潮。受益于大数据获取、算法优化和并行计算廉价化三大前提的改善[8],人工智能在近几年取得难以置信的进展[9],外部效应日益凸显。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纷纷开始重视人工智能的战略制定和政策设计。概括而言,美国着眼未来,欧洲强调伦理,日本注重机制,中国早期偏重应用,近年转向推进“三位一体”战略,制定和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10](图1)。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提出,是为了应对新形势、新需求,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框架、关键环节和应用前景,引领世界发展潮流,服务经济社会和支撑国家安全。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发展,从计算智能走向感知智能、认知智能,从解决专业化特定问题走向通用人工智能,加速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如今,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日渐清晰(图2),依托两大平台(云平台、大数据)和三大技术(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机交互),推动人、机和网络的融合,具备大数据、跨媒体、群体智能、自主智能和人机协同五大鲜明特征[7]。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以及云平台提供的数据汇聚基础和分布式计算的能力,所以业内通常也将很多大数据应用(包括云平台等)都归结为人工智能。 |
|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
|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24] |
[返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