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11期 > 规划广角 > 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及启示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及启示

宫 攀,张令新   2018-11-27 15:47:44
 


[摘 要]智慧城市概念一经提出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对城市的智慧化水平进行评价,不同的国家研究部门提出过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但评价指标体系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此,文章在对欧盟中等规模城市智慧排名评价指标、IBM智慧城市评估标准要素等9个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以后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评价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11-0096-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宫攀,张令新.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及启示[J].规划师,2018(11):96-100,107.

A Comparative Study on Domestic and Iversea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mart City/Gong Pan, Zhang Lingxin
[Abstract] Smart city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e evaluation of smart city is different among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9 smart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s, including medium-sized city smart ranking evaluation index, IBM smart city evaluation standard elements etc.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a set of intelligent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designed. The results w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Key words]  Intelligent city, Index system, Evaluation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持续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1]。智慧城市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城市的数字化空间与实体空间相融合,构建人民生活便捷、社会治理精准、社会绿色发展、城乡一体化、网络安全可控的智慧城市[2]。自2008年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由于对智慧城市内涵认识不一致及各国城市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存在差异,如何对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成为一项迫切的课题[3]。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和对比,以期为衡量智慧城市发展水平和未来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1 国内代表性评价指标体系

1.1宁波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共同确定了宁波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智慧人群、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环境与智慧规划建设7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4]。这些指标考虑了市民的衣食住行等实际需求,以及ICT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多为量化性指标,数据较易获取。但该指标体系所设置的具体指标多为通用的经济类、人文类指标,智慧城市建设客观上要求“政—企—人”三方参与,宁波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对智慧企业的评价。

1.2“智慧南京”指标体系
“智慧南京”指标体系是由南京信息中心在2010年构建的,该指标体系包含了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智慧产业、城市智慧服务和城市智慧人文4个领域的评价体系,共计包含23个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并未投入使用,仅仅是作为一项学术研究成果发布,指标体系关注面比较局限,过于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缺乏市民生活质量、城市管理运行等方面的指标。此外,该指标体系有部分指标来源于主观评价,对于如何获取数据及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仍存在问题。“智慧南京”指标体系是对智慧城市评估的早期探索,对后来的指标体系构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5]。

1.3上海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版“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是我国首个公开发布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和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6]。智慧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占比为51.6%,包含了政府行政、道路交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2012年12月,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根据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坚持城市“智慧化”的发展理念,在统筹考虑了城市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和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的内容进行了完善,增加了智慧城市软环境建设指标,用于评估城市发展方面的规划设计和环境营造,并对二级指标进行相应调整[7],最终形成由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该指标体系将指标划分为核心指标和一般指标,并将评估结果分为孕育期、孵化期和雏形期。与“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相比,该指标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也更为完善,但是该指标体系多基于本地发展情况设立,缺乏灵活性和适用性。

1.4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3.0
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3.0由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等在2016年联合发布,是我国首个国家层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4]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