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11期 > 规划广角 > 基于“出行即服务”理念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变革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基于“出行即服务”理念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变革

胡 峰,黄 伟   2018-11-27 15:47:05
 

[摘 要]共享经济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应该顺应共享经济的潮流进行转型,构建新的公交服务模式,该模式以乘客体验为核心,以提升出行服务质量为目标。文章在指出目前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新的交通技术、交通工具与共享出行理念对交通行业的影响,进而介绍“出行即服务”这一全新的交通理念,在该理念指导下各公共交通系统在未来将打破系统界限,强化合作和服务资源共享,形成多模式、多层级的公交体系。
[关键词]出行;服务;公共交通;共享经济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11-0101-07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胡峰,黄伟.基于“出行即服务”理念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变革[J].规划师,2018(11):101-107.

Reform of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MaaS/Hu Feng, Huang Wei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sharing economy is changing the way people live.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needs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create a new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rvice system, which concentrates on travel experience and aims at improving service quality.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vehicles and concepts on the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With the concept of “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 different transport systems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contribute to a multi-modal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Key words]  Mobility, Servic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haring economy

1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公交缺乏竞争力
近30年来,我国各城市一直在不断研究公交优先发展的问题,试图从规划设计、基础设施与管理运营等方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例如,北京在1997年就率先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公交优先车道;上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以公交优先为政策导向,发展轨道交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又把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体系作为贯彻公交优先的方针;深圳在1997年也开始进行公交专用道的建设。而从2011年开始,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提出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导向,启动“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这也标志着我国已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从交通发展战略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层面。尽管有多项政策引导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但是公交优先未能真正有效落实,地面公交“老大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如公交准点率问题、公交专用道问题、公交场站问题与公交票制问题等。
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对于公交系统的投资主要面向轨道交通。截至2017年,中国内地已有3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而已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超过50个,多数城市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目标,希望通过建设大运量的轨道交通来吸引公交客流,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城市承担的公共交通客运比例已超过了50%。而地面常规公交虽然公交线路和运营车辆数在增加,但其客流和分担率都在持续下降(图1)。
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正处在机动化水平高速增长的阶段,以北京为例,其在过去的10年里,私家车保有量增长了一倍以上;与此同时,公交车的运营数量却只增加了约17%。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通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来抑制小汽车过快发展的效果并不明显,城市公交系统在与小汽车的竞争中并没有优势(图2)。
另外,伴随着共享经济出现的网约车、共享单车等也对常规公交客流造成了巨大冲击。网约车由于服务质量高、可达性强,迅速吸引了一部分公交客流。而共享单车由于使用方便,出行时间可预测性强,且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因此本用来解决公交出行过程中“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共享单车也分担了一部分公交客流(图3)。

1.2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标准不合理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早已在我国城市和交通规划从业者中形成共识,但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许多城市都试图通过增加公交系统基础设施的投入来改善公交服务水平,这是因为我国公交发展的评价体系多以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相关数据作为量化标准。交通运输部出台的《公交都市考核指标体系》就明确提出了20个考核指标、10个参考指标和3个特色指标。其中,关于针对用户服务的只有包括可靠性、运营速度、拥挤度和满意度在内的4项指标。指标体系总体上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结构上呈现从规划实施到运营管理、再到用户服务的“倒金字塔”型[1]。
反观国外对于公交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美国交通运输研究委员会编写的《公共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将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定义为“从乘客角度出发,通过客观测量或主观感知所得出的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整体评价”。《手册》将公交服务的可用性、舒适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