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11期 > 规划广角 > 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再利用规划的技术整合研究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再利用规划的技术整合研究

陈金平   2018-11-27 15:46:26
 

[摘 要]在生活垃圾日益增多的今天,大量生活垃圾填埋场占用了紧缺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如何变废为宝对于城市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但这领域涉及多个学科,生态修复与再利用规划的技术整合基本属于空白。文章试图从多学科交叉研究角度,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进行较全面的归纳,将生态修复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再利用规划进行技术整合,加强有关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可操作性,希望能对我国垃圾填埋场的后续利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技术;再利用规划;整合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11-0108-05 [中图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陈金平.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与再利用规划的技术整合研究[J].规划师,2018(11):108-112.

Technical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sign and Reuse in Urban Landfill Planning/Chen Jinping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solid waste, a large number of landfills occupy scarce land and space resources. “Turning waste into treas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rban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Ye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use planning technology of landfill is a blank field.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of landfill, and integrates these technologies with its reuse planning. It provides a strong guidance for the follow-up utilization of landfills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some technologies in Shanghai Laogang landfill site is illustrated.
[Key words]  Solid waste landfill sit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echnology, Reuse planning, Integration

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产量逐年增加,至2016年底达到18 878.89万吨[1],根据调查数据,直接填埋仍是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生活垃圾填埋场是一处污染极其严重的区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通过综合分析封场技术和景观改造的融合应用,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实现场地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达到一定的景观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垃圾填埋场通常采用简单的防渗处理后直接填埋的方式,集中处理垃圾,这种处理方式因成本低、影响小而备受欢迎,但是大量的垃圾堆积、分解过程会引起土壤活性降低、地表不均匀沉降、地下水污染及大气污染等问题,从而影响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再利用。

1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特征分析

1.1环境特征
 (1)地面不均匀沉降。
生活垃圾中的各成分之间会发生腐蚀等化学反应,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发酵,这时垃圾的体积会大大减小,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
(2)周围空气成分变化。
垃圾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填埋气体:有的气体污染空气及水体,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有的气体产生恶臭;有的气体可燃,容易引起爆炸。
(3)周围水质污染。在垃圾堆放和填埋过程中,分解过程会产生高浓度的渗沥液[2],其中包含各种滋生的细菌微生物及有害物质,污染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这些渗沥液一旦随水体流出,便会扩大污染范围,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做好防渗系统是减少垃圾污染至关重要的步骤。

1.2生态特征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态系统在各类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的影响下,变得不再适宜动植物、微生物生存,其自身的生态修复及循环能力大大降低,需要人工干预才能恢复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结构。

1.3场地特征
生活垃圾填埋场经过大量的人为干扰、填埋与修整,其土壤结构已经不同于自然土壤,场地的稳定性被破坏。在较长时间的降解过程中,垃圾堆体的高度会比最初填埋时减少25%~50%,场地的沉降使得地基的稳定性降低。

2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技术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植被修复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所面临的各种污染问题,还能有效地重新建立完善的植物生态系统,并通过实时的生态监控和动态措施,进一步适应生活垃圾填埋场不同时期的需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生态修复治理过程要以“精细化”理念为行动导向[3],强化修复治理和再利用过程中各环节的适宜性、针对性。

2.1雨洪管理技术
通过雨洪控制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生活垃圾填埋场内渗沥液的处理量。雨洪管理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完全阻止雨水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内;另一方面是将流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雨水及时排出。阻止雨水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地的主要措施包括在场地周边设置截水沟和生活垃圾场地内部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通过垃圾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7]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