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10期 > 规划广角 > 东莞松山湖区域统筹联动发展策略
规划广角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东莞松山湖区域统筹联动发展策略

周 元,石莹怡,李建平   2018-10-31 09:56:52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自下而上的镇村工业化和自上而下的园区经济发展快速推动了东莞工业化和全域城镇化的进程,但同时也带来了园区的封闭化发展和镇街的各自为政,造成园区与周边镇街功能缺乏分工、空间利用低效、配套标准不一和环境治理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文章以东莞松山湖片区为例,分析了其区域统筹联动发展的策略,即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及聚合力为总体思路,确立了以机制创新为保障、重点领域为支撑、重点区域为载体、重点项目为抓手的统筹联动发展策略,形成了“大园区”带动“大发展”的统筹发展格局,助推东莞在新时代实现转型发展。
[关键词]自下而上;统筹联动;总体思路;发展策略;东莞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10-0099-07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周元,石莹怡,李建平.东莞松山湖区域统筹联动发展策略[J].规划师,2018(10):99-105.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Strategy, SongShan Lake Area, Dongguan/Zhou Yuan, Shi Yingyi, Li Jianping
[Abstract] Bottom-up industrialization of villages and towns and top-down industrial park economy have rapidly promoted overall urbanization of Dongguan city. At the same ti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also brought about close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s and self governance of the towns(and streets). A serie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emerged, such as the lack of functional division, the low efficiency of space utilization, the difference of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aking the SongShan Lake Area for examp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general ideas such as focusing the point, improving the short slab, strengthening the weakness, and gathering the strength. System innovation, key area support, major projects are the measures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owards big park development.
[Key words]  Bottom-Up model, Integration and coupling, General ideas, Development strategy, Dongguan


改革开放初期,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村镇工业化为起点,珠三角地区的城镇化率得到快速提高,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6%迅速提高到1992年的43%[1],并出现了以广东“四小虎”(东莞、中山、南海和顺德)为代表的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2]。同时,来自港澳台地区的资本进入珠三角地区,催生了一批以电子、家电、纺织服装及食品饮料等轻型消费品为主的“三来一补”企业,形成了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外资促进型工业化、城镇化城镇。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整顿各类开发区政策的实施,以及广东产业适度重型化及转型升级、珠三角地区推进实施城市引领战略,加强城乡统筹、区域统筹、促进基础设施集合发展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成为珠三角各城市规划建设的新策略,到2017年城镇化水平达85.29%。
本文以东莞松山湖片区为例,探索适应未来趋势变化的、从园区封闭发展和镇街各自为政向统筹联动发展转变的新策略。

1东莞区域统筹联动发展形成过程与必要性

东莞于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实行市直管镇(街道)的特殊行政体制,缺乏区县一级行政架构,由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各镇街的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以属地管理为主[3]。东莞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外源型经济在国际制造业产业价值链中主要承担中间的加工制造环节。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生产成本最小化为原则,通过租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大量的村级工业区,形成“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换发展”、农村经济严重依赖土地和房屋租金的发展路径,加上“市直管镇街”的行政体制,逐渐形成了具有东莞特色的由镇街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进入21世纪,随着区域竞争由城镇向城市和园区转移,东莞逐步意识到原有的自下而上的村镇工业化模式越来越难以支撑产业、城市双提升的发展要求。因此,2000年东莞提出“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发展思路,以松木山水库为中心,将大岭山、寮步和大朗三镇的部分地区划进来,打造约72 km2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由东莞市直属管理,实行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园区在建设之初就承担了东莞产业转型升级、重塑新形象的重任,成为了东莞由农村城镇化向集中城镇化转型的示范区。借鉴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的成功经验,2006年东莞提出了利用中北部寮步、东坑、横沥、企石、石排和茶山六镇邻接地区所围合的污染严重的低洼农地建设东莞生态园,总面积约为30.5 km2,探索建设以低碳生态为发展方向的城区[4]。
在东莞市直管镇(街道)的行政体制和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下,镇街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工业化和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松山湖和生态园都是利用镇街的边缘地带组合而成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