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8第10期 > 系列专版 > “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在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的规划实践探索
系列专版
【全文献下载】PDF下载

“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在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的规划实践探索

石 崝,郑晓华,陈 阳,刘 莉   2018-10-31 09:42:24
 

[摘 要]文章在解析“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规划实践,通过分析“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在规划落实中遇到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交通规划管理、街道空间品质塑造及规划管理机制等适用于“窄马路、密路网”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窄马路、密路网”理念;规划落实;规划管理;南京江北新区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10-0129-06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引文格式]石崝,郑晓华,陈阳,等.“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在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的规划实践探索[J].规划师,2018(10):129-134.

Implementation of “Narrow Road, Dense Network” Plan in Central Area of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Shi Zheng, Zheng Xiaohua, Chen Yang, Liu Li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narrow road, dense network”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With the planning practice in central area of Jiangbei new distri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contradic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ncept in implementation, puts forwards multi-perspective solutions such as traffic planning, street space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planning management system etc.
[Key words]  “Narrow road, dense network” concept,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Planning management,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0引言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破除围墙,打通断头路”的指导思想,推动“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在城乡规划与建设中的逐步实现;此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第十六条提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积极采用单行道路方式组织交通,倡导绿色出行,促进土地节约利用,以更加高度化、明确化的文件形式指明了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方向。“窄马路、密路网”理念的落实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交通微循环、均衡交通流及提升交通治理能力,还成为破解大城市病、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营造城市空间活力及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因此,对“窄马路、密路网”理念的规划落实,需加强规划制定与规划实施之间的闭合交圈。
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南京江北新区为国家级新区,并赋予其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的功能定位,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同时,新一轮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明确江北新区中心区作为市级中心之一,包含国际健康城医疗产业区、浦口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央商务区(CBD)三大主要功能组团,需承载18.5万居住人口和大约10万工作人口。其中,CBD作为江北新区中心区最核心的区域,承担了新区总部经济办公、商务商贸和中央社交等核心功能,辐射带动江北新区乃至南京都市圈北部区域的发展。基于此,江北新区中心区的规划建设必然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为理念,空间格局必须考虑人的尺度,以人本视角进行空间设计,而步行者的便利与空间的活力是适宜街区尺度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江北新区中心区规划落实了“窄马路、密路网”的理念,并结合存在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窄马路、密路网”的知与行

1.1中国街区尺度的发展历程—知
我国传统特色的住宅院落结构、匠人营国思想反映出古人对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建设的秩序与法则,如汉唐时期的“里”“坊”和明清时期的“街—巷(胡同)—合院(弄堂)”的特色城市肌理与文化脉络[1]。实际上,在传统意义上的街道中,“街”以营造有活力、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为主,“道”以服务社会生产生活必要的交通功能为主。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和交通机动化的发展,“街—道”功能随着道路交通工程技术的不断进化而逐步演变。这期间,我国对苏联城市规划实践经验的借鉴致使城市的基本空间单元产生了质的变化,原有传统的城市空间肌理和文化特色逐步丧失,取而代之的是宽马路、大尺度街区及道与街的功能混叠。在交通机动化时代,这样的“街—道”格局致使街不像街、道不像道,不仅提高了交通治理成本,还衍生了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社会交往和营商活力逐步丧失等问题。
  
1.2“窄马路、密路网”理念的内涵意义—行
我国城市的路网密度和面积率不够,道路建设普遍存在“宽马路、稀路网”的级配不合理问题,设计尺度也不合理。2004~2013 年,我国城市道路面积平均年增长为6.93%,而城市道路里程仅增长了4.73%,道路的面积增长速度大于里程增长速度,导致道路虽宽但瓶颈问题日益加重[2]。“窄马路、密路网”是以强调邻里、街道、混合的土地利用和慢行交通为特征的新城市主义规划理念[3],其实践模式从以机动化出行为主转向以人的交流、活动为主,从道路红线管控转向建筑立面以内的街道整体空间管控,不仅使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道路

  会员登录后方可【全文下载】PDF下载 登录
  【全文下载】PDF下载   下载次数[15]

[返回]
Copyright (C)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西出版杂志社有限公司 桂ICP备08003917号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195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E-mail:planners@planners.com.cn 投诉举报